关于数学,尤其是小学阶段,大杨提出以下建议 1.说起数学,不少孩子和家长感到非

大杨培优数学 2025-07-11 18:25:12

关于数学,尤其是小学阶段,大杨提出以下建议 1.说起数学,不少孩子和家长感到非常困扰,但一时间又不知何去何从,看到期末考试炙热的分数,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内心是百感交集,我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大杨培优体系创始者,在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2.要知道,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是单纯听课所能解决的,在我所接触的孩子里,有的一学期甚至同时进行三次加强,家长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表面上孩子这么努力了,成绩为啥还是不理想,说到这里,他们的内心甚至有一丝哽咽,其实,我们要知道,努力只能说明,我们态度诚恳踏实,愿意跟随,可最后排名录取要的是分数,没有分数的铺垫,再多的努力谁又能看得到呢,就好比奥运会,大家只记住得金牌的人了,试问又有几个人记住获得银牌和铜牌的人呢? 3.我们要知道,大家到最后,看到的都是有结果的人,所以在前期,学习的输入和输出过程是尤为重要的,没有好的输入,只是囫囵吞枣,到了肚里不消化,这时就产生了套用公式技巧的孩子,咱们可以拿植树问题来说,很多孩子都是在记忆套用所谓的公式,而没有理解,这就会导致孩子在每次解答题目时,内心不确定是加1、减1,还是不加不减,模棱两可,根本理不清树的棵数和段数之间存在的数量的关系,那这种问题我们只需要在草稿纸上,按照给出的植树方案画出草图,自然而然,就知道是两者之间是加1、减1,还是不加不减了 4.因此,对于数学的学习,我们一定要追到问题的原理,追到底层逻辑,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很多人都只会看结果,毕竟大考都是如此,但是,很多家长不明白的是,在低阶段,由于套用公式,的确能够言之有理的解答出表面的几道题,此时孩子和家长会觉得还算可以,内心蛮有收获,殊不知,也恰恰因为这表面的几道题目,误认为自己很有收获,以至于到了高年级才发现,题目中的信息不在明显,直接套用公式,自己又不会转换,此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表面上在也解答不出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已经度过了最关键的年华,回过头来,才发现,为时已晚,人力物力咱们先不说,错过了最好的时间节点,是无法挽回的,只能留下深深的叹息和遗憾 5.可是,有的孩子最初就杜绝套用公式,问题的逻辑和原理都是从底层出发,因此有的孩子,尽管才三年级,但是在讲解和差倍问题时,说的的头头是道,如何下手,如何画图,如何求出关键的1份量,而有的孩子,就算到了六年级,还是理不清,说不明,所以,在线上,我就特别注重互动这个环节,去聆听小朋友们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只有这样,让他们大胆的表露出来,逐步形成思维力,那么,孩子会越来越自信,成绩的提升自然而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6.有时候,成绩不好,还不是最担心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好,才是最让人焦虑的,作为老师而言,能够凭借专业实力,教研出实际接地气的内容,帮助孩子精准少走弯路,而作为学生和家长更要懂得配合,只有三方是一条心,那么才能抵抗这些阻抗的力量,所以,我在线上,都会问到孩子的学习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家长在明智,老师在好,孩子不学也是白搭,带不了的我也不收,大家双向选择,目前呢,基于大家存在的疑惑,我的培优计划也已经提上日程,如果此时您家孩子学习存在困惑,那么请直接与我沟通,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跟您回复!

0 阅读:105
大杨培优数学

大杨培优数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