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司机干的漂亮!”7月9日,成都,一公交车上有乘客抱怨,怎么有汽油味,司机顿时

画画的哈哈 2025-07-11 15:29:27

“这司机干的漂亮!”7月9日,成都,一公交车上有乘客抱怨,怎么有汽油味,司机顿时警觉,自己开的可是电车,询问是否有人带汽油无果后,当机立断“赶”所有乘客下车!不料却惹部分乘客不满,认为大惊小怪!网友:司机没错,他救了一车人! (信源:封面新闻——公交车上现异味,司机要求所有乘客下车 成都公交集团:操作合规) 一辆公交车正行驶在东湖公园至科华路口的路段上。有乘客首先向司机反映,车厢前部弥漫着浓重的汽油味。司机意识到情况异常,立即停车,转身询问车厢内是否有乘客携带了汽油。 他这一问,车厢里更静了。坐在车辆连接处的李阳也闻到了味儿,但说不准是不是汽油。司机见无人应答,便走到后车厢再次盘问,依旧没人承认。眼看僵持不下,司机撂下一句:“没人承认,我就报警了。” 这话一出,乘客们反而恢复了冷静,纷纷提议不要在路中间处理问题,无论如何,先开到站台再作打算。司机采纳了这一建议,将车辆平稳地停靠在前方不远的科华路口站,随后立即向公司指挥中心进行了汇报。 毕竟在车上闻到汽油味,是件很危险的事情,自己的开的公交车是纯电车,根本没有汽油这一说。既然有汽油,那就证明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这个时候,司机必须要把乘客的生命和安全放到第一位。 最终,所有乘客被要求下车,原地等待后续车辆进行转运。对李阳而言,这无疑增添了不少麻烦。 下车时,时间已指向八点十分,而距离公司尚有两公里多的路程。她只得迅速扫码租借了一辆共享单车,火速赶往公司,所幸最终并未迟到。 不久,成都公交集团正式作出回应。他们确认事件属实,并强调司机的处理完全符合规定。根据公司方面的说明,司机在排查未果后,立即上报指挥中心,并依照指示转运乘客,随后将空车返回场站进行检查。 这套标准流程听起来天衣无缝,然而有意思的是,司机当时并未完全“就地停车”,而是在乘客的提醒下,选择了更为稳妥的进站处理方式。这恰好说明,再完备的预案,也得靠现场人员的灵活判断来落地。 进一步看,这起事件最耐人寻味的地方,莫过于“新能源车”和“汽油味”这对奇特的组合。它像一则寓言,戳破了人们对新技术的一些简单想象。 这也恰好撞上了一个更大的背景: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公交系统的电动化。就在不久前,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宣布将城市公交车“以旧换新”的补贴从每辆6万元提高到8万元,目的就是为了加速淘汰老旧燃油车和超期服役的动力电池。 政策的东风无疑是强劲的。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公交车行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可是,硬件的升级换代,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升级,能同步吗?当一辆电动车出现了燃油车的“症状”,我们的应急手册是否准备好了应对这种“认知错位”的预案?钱能加速硬件的迭代,但能同步提升所有从业人员的认知和所有乘客的安全感吗? 说到底,如何在政策的强力助推下,确保每一次紧急处置都能既安全又高效,既能化解危机,又不至于过度反应、影响公共出行效率,这成了一个新课题。 毕竟,公共交通的“安全感”,从来都不是靠一纸文件或一笔补贴就能完全给足的,它最终还得落到每一次警报的妥善解除和每一位乘客的安心抵达上。

0 阅读:3
画画的哈哈

画画的哈哈

画画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