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吴江平发现了一根绳子,他顺着绳子摸过去,只见一个鬼子趴在地上,守着三

鉴史忆往呀 2025-07-11 15:02:40

1937年,吴江平发现了一根绳子,他顺着绳子摸过去,只见一个鬼子趴在地上,守着三挺机枪。吴江平大怒,一刀就砍下了他的脑袋!

1937 年 7 月 28 日深夜,南苑战场,吴江平缩在战壕里,摸了摸腰间那根绳子。

绳子是从日军尸体上解下来的,原本是用来捆俘虏的,现在却成了能救命的东西。就在这时,手指突然碰到另一根绳子,湿乎乎的,还带着点温度。

“有埋伏!” 吴江平想都没想就往后滚,三挺机枪立刻响了起来。子弹擦着他的头皮飞过去,打在战壕壁上迸出火星。

他趴在地上不敢动,借着月光往前看,二十米外的掩体里趴着个日军机枪手,手里牵的三根绳子,正分别连着不同位置的三挺机枪。

这个战士在战场上反应如此迅速,与少年时结下的武术之缘,有一定关系。

1913 年,吴江平出生在山东济南的一个普通人家。五岁那年,父亲把他送进了山东国术馆,让他跟着武术名家陈在显学功夫。

父亲临走时说:“平儿,学武不是为了跟人打架,是为了将来能保家卫国。” 这句话像钉子一样,扎在了吴江平心里。

1928 年 5 月 3 日那天,15 岁的吴江平正在济南街头买烧饼。突然一声枪响,他亲眼看见一个日本兵毫无理由地打死了一名中国士兵。

紧接着,更多的枪声响起,日军开始疯狂扫射。多年后他在回忆录里写:“当时整条街上都是尸体,我躲在烧饼摊底下,看着血往四处流。那一刻,我恨透这些日军了。”

济南惨案让吴江平彻底醒了,他知道光有一身功夫不够,得有保家卫国的本事。从那以后,他练得更狠了,先后又拜了窦来庚等几位名师,不到二十岁就把刀枪剑戟练得样样精通。

1933 年,他凭着硬功夫考进了南京中央国术馆,在这里遇到了张之江、李景林这些武术大师,武艺一下子精进了不少。

中央国术馆是 1927 年张之江等人在上海创办的,一开始叫 “武术研究馆”,1928 年改成 “中央国术馆”,是当时全国管武术的最高机构,吴江平在这里接受了系统训练,打下了扎实的功夫底子。

多年苦练的武艺,在国家危难之际有了用武之地。

1937 年 7 月,吴江平加入了 29 军。入伍那天,军长宋哲元站在队伍前说:“咱们 29 军没那么多飞机大炮,但咱们手里有大刀!” 这句话让吴江平浑身的血都热了起来。

南苑保卫战打起来的时候,日军的飞机大炮往阵地上猛轰,29 军伤亡很大。吴江平所在的军训团被打散了,他带着十几个战友边打边退,想找个安全的地方重新集结。

到了深夜,远处断断续续传来机枪声,可就是找不到敌人藏在哪儿。“我去看看。” 吴江平自告奋勇。

他顺着枪声一点点摸过去,没成想摸到了那根绳子。等他砍倒那个日军机枪手,才发现三挺机枪是用绳子连在一起的,他心里一惊:“小鬼子真够狡猾的,想用一个人拖着我们整个部队!”

他扛着三挺机枪回到阵地,给战友们演示日军这鬼把戏。“大家记着,以后再看见绳子就顺着找,准能找到藏着的鬼子!”

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又干掉了七个日军,总算突出了重围。这场仗让吴江平的胆识和本事彻底显了出来,也给剩下的战友们鼓了劲。

南苑战役打完,吴江平明白了一个道理:光靠武术和一股子热血,打不赢这场仗。1938 年,他一路辗转到了延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晋察冀军区,他把练了多年的传统武术和游击战的打法结合起来,琢磨出了一套独特的战术。

1941 年,部队突破日军封锁线的时候,有个女兵突然要生孩子。刚生下来的婴儿一哭,把日军巡逻队引来了,情况一下子变得特别危险。

吴江平赶紧接过婴儿,用军裤撕成布条把孩子绑在胸前,对女兵说:“大嫂,你放心,我一定把孩子安全带出去!”

他一个人引着敌人往深山里跑,在山里躲了三天三夜,最后把孩子完好无损地交还给了母亲。这事儿让大家都知道了,八路军战士不光能打仗,还有这样的担当。

在延安那几年,吴江平还参加了不少体育活动。他后来回忆说,延安冬天的时候大家都爱滑冰,冰鞋就是铁棍做的,绑在皮靴上,特别简单。

当时延安体育会经常组织各种活动,不光能让大家放松,还能增强体质,吴江平在这些活动里也帮了不少忙。

新中国成立后,吴江平成了国家体委武术处处长。他发现 “国术” 这个词带着封建味儿,就提议改成 “武术”。

他说:“这功夫是老百姓的,不是哪个人的‘国术’。” 这个提议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从那以后,“武术” 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他还牵头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武术国家队,自己当首任领队。在他的推动下,武术不光成了老百姓强身健体的项目,还走出了国门,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1995 年,82 岁的吴江平临终前,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大刀捐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那刀鞘上 “保家卫国” 四个刻字,还看得清清楚楚。

现在,南苑战役纪念馆里,那三挺锈得厉害的机枪还摆在显眼的地方。它们安安静静地在那儿,讲着一个武术家的传奇故事,也见证着中国人不服输的骨气。

0 阅读:21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