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设关卡、查产业链,配合美国重构供应链,精准封堵中国转口贸易!一纸协议,中越正面博弈全面引爆。 越南和特朗普那场签约仪式,越南政府当时把这份协议吹成“十年未有之突破”。特朗普团队也跟着造势,说这是“重塑亚洲供应链的关键一步”。镜头里,双方握手时的笑容晃得人眼晕。谁都没料到,这笑容还没凉透,越南就动了真格。 签完字刚满三天,越南海关突然给中国货物贴上“重点监管”标签,出台新规要求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必须提供“本地附加值超过31%”的证明,这相当于给中国转口贸易设了道铁门。 东莞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算了笔账:以前把布料运到越南剪裁成衣服,本地加工费占总成本25%,刚好符合美国原产地规则。现在,越南要求必须达到31%,要么增加越南本地用工成本,要么放弃美国市场。无奈之下,这家企业只能把生产线从越南撤回国内,损失了每年800万美元的订单。 紧接着就是设卡,7月5日起,越南在中越边境增设了多个检查点,对过往的中国货车进行更加严格的检查,甚至要求每辆车都要开箱验货,重点核查货物是否涉及转口贸易。 这可苦了那些运输生鲜、电子产品等对时效要求极高的企业,浙江一家海鲜城负责人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他手底下原本一天就能通关的货物,居然被扣留了整整5天之久,理由是“怀疑运输海鲜的集装箱为中国生产”。尽管负责人一直解释,这是按照美国客户自己准备的,可依旧被要求支付每天2000美元滞港费,还得赔偿美国客户的违约金。 更绝的是查产业链,越南政府开始对在越南的中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产业链检查,要求企业提供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销售渠道等详细信息。一些企业因为无法提供完整的资料,被要求停产整顿。还有一些企业因为原材料运输过程跟中国来往密切,直接被查封处理! 越南这波操作背后,是美国精心设计的供应链陷阱。根据美越协议,越南必须承诺“对任何经越南转运到美国的商品,尤其是中国制造,必须强行加征40%的关税”,否则,美国将随时恢复对越46%的高关税。 这招直接给越南套上了紧箍咒,毕竟其出口的三成都要运到美国,如果美国严格执行转口关税,越南至少损失500亿美元的出口额,相当于其GDP的27%。没办法,为了保住对美出口,越南只能拿中国开刀。 可他怕是忘了,中国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1560亿美元,越南逆差154亿,相当于越南的经济严重依靠中国支撑,尤其是越南输美商品,1/3的关键部件来自中国,中国要是收紧原材料出口,越南工厂立马就得停工。 7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有关协议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随后,中国海关总署悄悄调整了对越出口商品的检验标准,对越南进口的橡胶、水果等实施更严格的农药残留检测。广西凭祥口岸的数据显示,7月上旬越南火龙果通关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延长到8小时,导致大量水果腐烂。 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越南农业出口商叫苦连天,仅一周就损失了1200万美元。 而且,越南这招实际上也是掉进了美国精心准备的陷阱!根据协议,越南必须以0关税姿态迎接美国商品,看似开放市场,实则是美国企业的“特洛伊木马”。 如今,美国大豆、玉米、汽车零部件正潮水般涌入越南,挤压本土产业空间。更要命的是,越南为了满足美国的供应链要求,不得不加大对美技术依赖。比如越南半导体产业70%的设备来自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一旦美国断供,整个产业将陷入瘫痪。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中美在东南亚的供应链争夺战。美国想通过越南重构“去中国化”的产业链,而中国则通过RCEP巩固与东盟的经济联系。 只可惜越南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既想抱住美国大腿吸引投资,又不敢彻底得罪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毕竟2024年中越贸易额达2606亿美元,越南从中国进口的机械设备、电子元件占其总进口量的62%。如果彻底切断与中国的供应链,越南制造业将立即陷入瘫痪。 最讽刺的是,越南以为傍上美国就能高枕无忧,却没想到美国的“盟友价”比市场价还狠。根据协议,越南必须优先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5%。而美国对越南纺织品的关税虽然降到20%,但仍比墨西哥同类产品高5个百分点,这种“不平等条约”让越南企业大呼上当。 这场看似双赢的美越协议,实则是一场三输的博弈。美国没能彻底切断中国供应链,越南赔了市场又折兵,中国则被迫加速产业链升级……
越南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设关卡、查产
依秋聊趣
2025-07-11 12:11: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