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印度富士康赶走300多名中国工程师!7月2日,彭博社爆料,富士康在印度的i

浅笑对风吟 2025-07-04 23:28:32

外媒:印度富士康赶走300多名中国工程师!7月2日,彭博社爆料,富士康在印度的iPhone组装工厂,正在“驱逐”中国大陆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2个月里,已经有300多人返回了中国大陆,只留下了一些从中国台湾到印度的支持人员。 彭博社的报道把这事捅了出来:富士康在印度的iPhone组装工厂,两个月内把300多名中国大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送回了家。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毕竟富士康是苹果供应链里的大佬级玩家,而印度这几年正被苹果当成制造新宠。这300多人不是随便的工人,而是懂技术、会调试产线的核心人才。工厂现在靠一小撮台湾来的支持人员撑着,场面听着就有点悬。 这事咋一看挺突然,但仔细想想,背景其实不简单。过去几年,苹果为了分散风险,把生产线从中国大陆往外挪,印度是重点目标。富士康在这边投了不少钱,建厂、招人、培训,搞得热火朝天。可现在工程师一走,等于把核心团队抽了一大块,接下来的生产咋办?大家都在猜,这背后到底是富士康自己的决定,还是印度那边的压力。 先说最接地气的可能性——钱。印度人工成本是低,但培养一个能干活的团队不便宜。中国工程师很多是富士康从大陆带过去的,经验丰富,但工资和生活补贴肯定比本地人高。两个月送走300多人,可能是富士康觉得本地化更划算,干脆把老将换掉,换上便宜点的新兵。可这说法站不住脚,毕竟产线调试和质量控制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干的活,短期内换血风险太大。 还有一种可能是苹果在推。苹果最近老喊着要把供应链多元化,印度是重点,但也得考虑效率和稳定。这次工程师回国,会不会是苹果和富士康商量后,觉得印度厂的角色得重新定位?比如从主力生产变成辅助基地,核心技术还是留在中国大陆或其他地方。这种战略调整也不是没可能,毕竟苹果的算盘打得精着呢。 先说那300多个工程师。辛辛苦苦在印度干活,突然被通知打包走人,心态肯定崩了。回国找工作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况且这行竞争激烈,年纪大点的可能还得从头适应。更别提有些人可能举家搬到印度,生活刚稳定又得挪窝,日子不好过。 再看富士康和苹果。印度厂要是没了这些技术骨干,短期内产量和质量肯定得打折扣。富士康得赶紧培训本地人或者从别处调兵,但这都需要时间和钱。苹果这边更头疼,iPhone的交付时间本来就紧,再出点乱子,消费者可不买账。供应链这东西,最怕的就是哪一环掉链子。 还有印度本身。政府一直想把印度打造成制造大国,吸引苹果这种巨头落地是大事儿。可要是外国工程师都待不住,本地技术又跟不上,这牌还怎么打?长远看,可能会让其他公司对投资印度犹豫,毕竟谁也不想半路被政策或者别的啥卡脖子。 这事不光是印度富士康的麻烦,整个科技圈都得掂量掂量。现在全球化生产讲究的是效率和配合,哪国出点状况,都可能牵一发动全身。苹果的iPhone本来主要在中国大陆组装,现在印度这块拼图刚拼到一半就散了,后面咋接?其他国家,像越南、泰国,也在盯着这块蛋糕,但能不能接得住还得看实力。 再说中美印三边的关系。制造业本来就是大国博弈的棋盘,这300多人回国,表面是企业行为,背后却可能是政治角力。印度想崛起,美国想压中国,中国想保住制造业优势,这场戏还长着呢。富士康和苹果夹在中间,日子估计不好过。 印度这几年在制造业确实下了功夫。据报道,2022年苹果在印度的iPhone产量占全球的3%左右,今年目标是翻倍到6%-7%。富士康在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建了好几个厂,雇了好几万人。但跟中国大陆比,差距还老大。中国的供应链成熟到不行,从零件到组装一条龙,效率高得吓人。印度这边缺零件、缺技术,基础设施也拖后腿。这次工程师一走,短板暴露得更明显。 彭博社还提到,富士康在印度的厂主要组装iPhone 13和14这种主流型号,高端的Pro系列还是中国大陆的天下。300多人走了,普通型号的生产还能不能稳住?苹果的多元化战略会不会因此踩刹车?这些问题都没答案,但都值得想想。 富士康现在得赶紧找对策。要么加紧培训印度本地人,要么从台湾或其他地方再派人过去。但培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派人又得花钱,还得看印度政策放不放行。苹果估计也在盯着,要是印度厂撑不住,可能得把订单挪回中国大陆或者其他地方。 对印度来说,这是个机会,也是挑战。想留住苹果这种大客户,就得证明自己靠得住。可要是技术人才老留不住,政策又老变脸,再大的野心也白搭。全球制造的竞争可不等人,谁能稳住谁就赢。

0 阅读:283

评论列表

梓玲

梓玲

6
2025-07-05 00:02

晚点印度会直接收了富士康资产直接跟苹果公司合作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