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板块要出政策利好了!
下面我来详细梳理分析一下这脑机接口板块的政策逻辑和相关受益股!
一、政策驱动:监管体系加速完善
国家药监局7月3日明确“配合出台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支持政策”,叠加此前《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立项(2025年2月)、北京/上海地方行动方案(2025 - 2030年),构建“ 标准制定→审评加速→产业扶持 ”的政策闭环:
- 标准层:规范脑电数据集质量、非侵入式设备技术条件,填补监管空白,加速医疗级产品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如脑虎科技256导柔性设备、博睿康NEO无线微创产品)。
- 审评层: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脑机接口器械实施 创新特别审查,压缩审批周期(较常规流程提速40%以上),推动产品快速上市。
- 产业层:国家层面产业政策(如“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与地方真金白银支持(上海引导资本投入、北京培育领军企业),形成政策合力。
二、技术路线:医疗优先,消费跟进
脑机接口分 侵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 三大技术路线,医疗场景(康复、癫痫、意识障碍)是现阶段核心突破口:
侵入式:以 脑虎科技、阶梯医疗 为代表,聚焦“医疗级严肃场景”(如脊髓损伤修复、癫痫监测),256导高通量植入系统已实现“脑控机械臂书写”等突破,但需攻克 生物相容性、长期信号稳定性 难题。
非侵入式:佳禾智能、汉威科技、强脑科技 主导消费级市场(教育、游戏、康养),通过头戴设备实现脑电交互,但 信号精度不足 制约医疗应用,需依赖算法优化(如科大讯飞癫痫检测算法,准确率92%)。
半侵入式:上海方案明确2027年前推动临床应用,平衡“安全性与信号质量”,或成过渡期主流(如博睿康NEO产品)。
三、产业链机遇:从底层技术到终端应用
脑机接口产业链呈 “上游材料/芯片→中游设备→下游医疗/消费场景” 分布,各环节核心机遇:
上游:
材料:冠昊生物(生物相容性材料,支撑侵入式设备植入)、蓝帆医疗(生物传感器,脑电采集电极);
芯片:中科曙光(脑机接口专用芯片,能效比提升3倍)、高德红外(高精度信号处理芯片)。
中游:
设备制造:创新医疗(参股博睿康,半侵入式设备)、佳禾智能(非侵入式头戴设备);
算法与系统:科大讯飞(癫痫检测算法)、航天发展(信号解码算法)。
下游:
医疗应用:乐普医疗(神经康复)、微创医疗(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
消费场景:世纪华通(游戏交互)、新开普(教育注意力训练)。
四、市场空间与挑战
空间: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27.4亿美元,中国以35%年复合增长率领跑,预计2030年国内市场突破 1200亿元(医疗应用占比超60%,达720亿元)。
挑战:技术上,神经元信号解码效率不足30%、侵入式设备信号衰减;伦理上,意识干预需严格审查;成本上,医疗级设备单价超百万元,医保覆盖不足(脑虎科技探索“设备租赁+服务订阅”模式破局)。
脑机接口收益概念股TOP20(A股核心标的,按产业链+技术布局筛选)
1. 创新医疗:参股博睿康(国内脑机接口龙头,半侵入式医疗设备),直接受益设备商业化。
2. 佳禾智能: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头戴设备布局,覆盖消费+医疗场景。
3. 汉威科技:柔性压力传感器,核心部件供应脑机接口设备。
4. 科大讯飞:脑机接口联合实验室,癫痫检测等医疗算法领先。
5. 中科曙光:脑机接口专用芯片研发,提升信号处理能效。
6. 高德红外:高精度芯片技术,赋能脑电信号采集模块。
7. 冠昊生物:生物相容性材料,支撑侵入式设备植入端。
8. 乐普医疗:神经康复领域布局,探索脑机接口辅助治疗。
9. 微创医疗:医用机器人延伸,开发脑机接口驱动康复设备。
10. 蓝帆医疗:生物传感器技术,助力脑电采集电极研发。
11. 航天长峰:切入脑机接口康复器械,医疗设备业务拓展。
12. 新智认知:脑科学+AI,布局神经疾病脑机接口应用方案。
13. 复旦复华:高校科研背书,推动脑机接口技术成果转化。
14. 世纪华通:游戏+教育场景,脑机接口消费级应用探索。
15. 新开普:教育领域,脑机接口辅助注意力训练产品落地。
16. 维信诺:柔性显示技术,升级脑机接口设备交互界面。
17. 航天发展:信号处理算法,应用于脑电信号解码分析。
18. 国盾量子:量子传感技术,提升脑电信号采集精度。
19. 和仁科技:医疗信息化,支撑脑机接口临床项目数字化管理。
20. 润达医疗:布局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渠道与临床推广服务。
备注:部分企业(如脑虎科技、阶梯医疗)未上市,A股标的聚焦 已布局核心技术、深度参与产业链、受政策直接赋能 的公司,投资需结合技术进展、临床数据及政策落地节奏。
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