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事情来得好像有点突然。就在中国万众欢腾的时刻,蒋介石

桃花笑流年 2025-07-03 22:15:26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事情来得好像有点突然。就在中国万众欢腾的时刻,蒋介石及其身边的心腹谋士们却都显得面带忧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中国民众陷入狂喜之时,重庆政府核心层的气氛却截然不同。据冯玉祥回忆,听闻捷报的蒋介石"脸上看不到半分高兴"。 侍从室人员也证实,面对官员道贺,蒋介石只勉强挤出"同喜"二字便眉头紧锁。 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当夜反常地呵斥了庆贺的家人。 子女点燃的爆竹声刚响,他便冲出屋外厉声制止:"快停下!我们还没验证消息真假!"这位素来温雅的笔杆子反常的暴躁,显然与他对"党国"前途的忧虑紧密相关——此刻他又要为蒋介石起草烫手山芋般的文告了。 在汉中担任行营主任的李宗仁同样郁郁寡欢。 满城爆竹声中,面对潮水般的贺喜人群,他却在回忆录中坦言"只觉得心头发凉"。当时的他已然看透国民党政权"病入骨髓",纵然胜利降临也难逃"前路荆棘丛生"的困局。 这种集体焦虑的根源,早在胜利前四天就显露端倪。 8月11日重庆广播两条指令:一面要求国军"全力推进军事行动",一面严令八路军"驻防待命不得受降"。蒋介石当天连发三道密令:一命国军全速接收敌占区;二许伪军"戴罪立功"维持治安;三再度警告朱德、彭德怀"不得擅自行动"。 这些命令的核心矛盾直指政权合法性。 当麦克阿瑟紧接着宣布"日军仅限向蒋军投降"时,蒋介石立即派出百余"接收大员"分赴各地。 可笑的是这些特派员多为躲避战火退守大后方之人,而真正在沦陷区浴血八年的共产党武装却被阻隔在受降线外。这种"近的不许碰,远的偏要抢"的做法激得民间怨声载道。 延安的反应如同快刀斩乱麻。毛泽东早在8月11日便洞穿蒋介石"下山摘桃"的企图,电令各部"猛力解放沦陷区,放手武装群众"。 当蒋介石的三道密令抵达时,毛泽东已在两天内两度致电揭露其内战阴谋。8月13日朱德、彭德怀的回电更是直戳要害:日寇屠刀未停,凭什么禁止抗日军队出击? 这场暗潮汹涌的受降权之争,将战场从抗日转为内战。 蒋介石盯着地图上共产党控制区失眠的夜里,解放区的枪炮正对准拒降日军。 两股力量在接收问题上针锋相对,看似突然的胜利不过是引信,点燃了早已埋下的冲突火药桶。 历史当事人身后,命运仍在书写续章。 信息来源: 冯玉祥回忆录《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李宗仁回忆录》 《毛泽东年谱》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蒋介石手谕》

0 阅读:0
桃花笑流年

桃花笑流年

桃花笑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