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美国顶级狙击手艾克上校在一次射击中打中了一名志愿军战士,让其掉进了壕沟中,大约20分钟左右,尸体竟然动了起来,吓得美国人又赶快补了两枪,紧接着美国人突然就像失去了生命般,倒在了地上。 “他们不怕死,但我们怕他们死而复生。”美军士兵汤姆森晚年坦言。这种心理威慑比子弹更可怕,直接导致美军狙击手在此后行动中变得犹豫不决。而志愿军却越战越勇,最终在铁原前线撕开了美军防线。 “砰”一声枪响,美军阵地上又一名士兵倒下。谁也无从知晓子弹究竟是从哪个角落里射来的。美军们只要稍稍探出头,就可能遭遇致命的危险,因此大家都不敢轻易去查看周边的情况。 张桃芳,一个普通农家子弟,仅仅参军一年有余,他便脱胎换骨,成长为让敌人胆寒不已的冷枪之王。在那段艰苦岁月里,志愿军面临着装备上的巨大劣势,战士们能用来练习打靶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 但张桃芳没有被这些困难所束缚,他怀着对战斗胜利的坚定信念,凭借一股不服输的执着劲儿,在艰苦简陋的环境中开启了近乎疯狂的训练模式。他日夜与枪相伴,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打磨,每一次呼吸都与枪的节奏相契合,就像两块相互吸引的磁石,最终实现了人枪合一的境界。 即便他手中的武器只是一支没有配备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这样的简陋装备在他手里却仿佛有了灵魂。 而美军为了对付张桃芳,调来了王牌狙击手艾克上校。艾克上校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美军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到来,无疑给张桃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天,张桃芳像往常一样在阵地上执行狙击任务。突然,一颗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艾克上校已经发现了他的位置,并发起了攻击。张桃芳迅速躲进壕沟,开始寻找反击的机会。 艾克上校的枪法精准无比,张桃芳深知自己不能轻易暴露位置,他必须等待最佳的时机。双方就这样陷入了一场令人窒息的对峙,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紧张的气氛仿佛能点燃周围的一切。 终于,张桃芳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战机,他轻缓地将头探出一丝缝隙,全神贯注地窥探着敌方的一举一动。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美军阵营里那位身经百战的艾克上校果断地再次扣下扳机。 张桃芳反应极为敏捷,瞬间缩身躲避,但还是没能完全躲开,一颗子弹擦过他的身体,巨大的冲击力让他一个踉跄,掉进了身旁的壕沟里。艾克上校透过瞄准镜,看到张桃芳跌入壕沟,以为自己成功将其击毙,紧绷的神经顿时松懈下来,警惕之心也随之消散。 约20分钟后,艾克发现尸体动了一下,他赶忙补了两枪。然而,就在他以为万无一失的时候,张桃芳突然从壕沟中跃起,扣动了扳机。子弹如闪电般射出,准确地击中了艾克上校的要害。 信息来源: 中国军网|《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 广州日报|《志愿军“神枪手”张桃芳:32天436发子弹毙敌214名》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53年,美国顶级狙击手艾克上校在一次射击中打中了一名志愿军战士,让其掉进了壕
雾烬
2025-07-03 15:22:18
0
阅读:94
bjbj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