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池衰减、安全 和 换电 】
特斯拉:“由于我们销售电动汽车已有十多年,因此我们拥有可靠的数据集,可以显示电池性能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的情况。
我们估计,在美国,一辆汽车行驶约 20 万英里(约 32 万公里);在欧洲,行驶约 15 万英里后就会报废(约 24 万公里)。
即使行驶了 20 万英里,无论电池的化学成分如何,Model 3 和 Model Y 的电池容量平均也只会损失 20%。”
————————————
这必须要拿出来单独说,特斯拉这个其实不比较真实,从数据来看,电池的衰减问题其实一直都不是核心问题,它完全可以扛住现在电车的生命周期。
那电池的核心问题究竟是啥?
其实是 质保,准确说,应该是电化学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电池安全问题。
其实简单点说就是,你完全不用管电池衰减,但你需要关注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热失控。
电化学产品有一个特性,就是,极难监控,是极难,是极难。
真正的 云端、电池端 的监控分析,其实都是看整体性数据,可以用于改进电池技术,但不可用于 当下电池的急救。
啥意思呢?
就是,现在很多所谓的云端也好,电池监控也好,他们所产生的数据可以用于新电池的改进和研发,但多当下你车上那块电池的健康完全没用。
因为电化学产品,失控前 1 秒电池的状态可能完全OK,也有可能是,一个曲线上的数值就是有问题,但它就是没有失控。
不用意外,这是电化学特性决定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nio 一直在说,换电其实除了补能便捷性,还有就是可以做到 电池安全。
这里面几个点:
一、换电站的电池会有整体的数据监控,可以穿透到每一块,如果没有办法达到 安全服役 标准,蔚来会下架。
其中成本蔚来承担,但如果你是非换电车型,那你的电池其实自己负责。
二、用户理论上不再惧怕托底、擦伤电池等。
因为假设你是非换电车型,你托底了,但它没有坏,你就知道,你心里会一直有一个疙瘩,就是你担心到底有没有坏。
通常的做法就是你去检查,拆车啥的。
那 nio 用户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只要这块电池托底了,但并没有当场热失控,那你就开到换电站换一块新的走。
所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感受。
新能源大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