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与“停靠”有何区别?山东舰航母编队访问香港。 在中国,军事舰艇前往国内城市(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等)时,有时用“访问”,有时用“停靠”,这些术语的使用基于活动性质、目的及军事规范来确定。 “访问”在军事术语中,通常指舰艇以正式、庄重的目的前往某一地区(包括国内城市、特别行政区),旨在展示国防建设成就、开展军民交流、进行国防教育、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等。 这类活动往往伴随仪式性安排,如升旗仪式、开放参观、军民联谊等,具有明确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功能。 本次山东舰率舰队前往香港,本质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国家主权范围内开展的军事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访问”这一表述,体现活动的正式性和其作为国防教育、凝聚民族精神的意义,与国家之间的“访问”有着本质区别:国家间访问涉及主权平等关系,而国内访问是主权范围内的内部活动。 而“停靠”则侧重于舰艇因技术性需求,如补给物资、燃料,船员休整,设备维护等,临时驻留港口,其目的主要是满足舰艇运行的实际需要,通常不伴随大规模的仪式性活动或社会交流安排,更强调功能性和临时性。 此外,还有几个其他相关专业术语: 指舰艇在港口或锚地较长时间停泊,可能涉及常态化部署、训练休整等,强调停留的计划性和相对稳定性。例如,某舰艇部队在国内某军港驻泊,开展日常训练。 侧重于舰艇在海上的航行状态,指按计划在特定海域进行巡逻、警戒、展示存在等活动,而非停留于港口或城市。如,中国海军舰艇在南海海域巡航,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指舰艇在某海域或港口附近开展军事演练、战术训练等活动,强调军事任务属性。 需要明确的是,香港、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内地城市与特别行政区同属中国主权范围,所有涉及军事舰艇在国内的活动,均为中国主权范围内的内部事务,与“国家间交往”完全无关。 术语的选择始终以活动的政治意义、军事目的和实际功能为依据,既体现军事规范,也明确国家主权属性。
解放军双航母编队最近干了一件让外媒集体闭嘴的事——辽宁舰和山东舰,在西太平洋上真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