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恶心了!福州一小区业主崩溃:“有人高空抛屎,溅得到处都是!” 2025年6月30日中午,福州市仓山区鑫高新苑小区突然热闹了起来,但这热闹不是节日庆典,也不是邻里聚会,而是一场彻底让人崩溃的“高空袭击”。 不是水,不是垃圾,而是“屎”直接从楼上飞下来,没有任何包裹,啪的一声砸在草坪上,四处溅开,味道刺鼻,场面堪比灾难片。 居民王女士当场懵了,几秒钟后才反应过来跟记者说:“这哪是人干的事?我刚好带着小孩经过,差一点就砸到我们头上!”她语气发抖,眼里还有没散尽的惊恐。 根据记者调查,这起高空抛粪事件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小区长久以来的“头顶危机”,一个看似平静社区的深层混乱。 鑫高新苑小区的4号楼,已经不是第一次有高空抛物问题了,居民们早就习惯了防不胜防的“天降惊喜”。 香蕉皮、废纸团、打火机、塑料瓶……这些都算“常规武器”了,有时候住户还会接连听见“砰砰砰”的声音,才发现又有人乱扔东西了。 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排泄物,还没装袋,直接裸飞。 物业负责人曹先生接到投诉后赶到现场,现场的味道让他当场皱眉,草坪已经黑了一片,溅在走道上的污物无人敢靠近,清洁人员也一脸抗拒。 曹先生无奈地说:“我们贴了好几张‘禁止高空抛物’的通知,结果现在连粪便都开始扔了,我们是真没办法了。” 经过物业的挨家挨户排查,最终锁定了两个“重点户”,其中一个是长期泼水的住户,已经在多次劝导后有所收敛,但另一个独居业主,却成了社区治理的“终极难题”。 这位住户生活困难,物业甚至为他提供了免费供水,但即便如此对方依然屡教不改。 知情邻居透露:“那个住户平时很少出门,性格怪异,讲话也不多。以前只是泼水,后来开始扔垃圾,现在居然连屎都往下砸了,我们是真的怕了。”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计划在7月1日与物业、网格员联合上门劝导,但也坦言,这种属于“柔性干预”,若对方存在心理疾病或情绪极端,很难保证劝导有效。 物业不是没做事,曹先生说他们多次上门沟通,也给予了基本生活帮助,问题是这种行为已经不止是“素质差”,可能涉及心理健康问题。 社区也表示会尝试联系该住户的亲属,甚至考虑请社工介入做心理评估,但目前来看,缺乏法律强制手段,是治理的最大难题。 “我们只能劝,不能罚。不能进门,不能强制。这个业主又不配合,我们能怎么办?”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有律师律师表示,高空抛粪不仅是道德问题,更可能涉嫌违法。 根据《民法典》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哪怕没砸到人,只要抛物有潜在危险,就构成侵权。 更别说排泄物这种带有刺激性、传播性病菌的物品,已经严重污染环境,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如果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精神伤害,还可能要求民事赔偿,如果找不到具体责任人,整个楼栋的住户都可能成为“连坐对象”。 2024年长春发生过一起高空抛砖致死案,肇事者被判死刑立即执行,这说明只要情节严重,法律是会动真格的。 这不是孤例,在福州屡次发生“天降危机”,比如2025年4月,金塘路一商铺六分钟内连续被扔下玩具和鞋子,经查是五楼住户的小孙子调皮捣蛋。 2025年5月仓山某小区,一盒装了石头的烟盒从天而降,吓坏了36名幼儿园小朋友和3名老师。 2021年友兰苑小区,一把菜刀直接从阳台掉到街头。 2017年福德世家小区,两袋粪便砸中路人,直接溅到水果摊顾客的裤子上。 这些事件形态各异,但本质相同,那就是城市上空的隐形威胁,随时可能砸中任何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小区的监控系统只能覆盖地面和楼道,高空仰角监控严重不足,加装设备不仅费用高,还需要业主大会2/3以上通过,流程复杂,推进缓慢。 物业人员坦言:“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是哪一栋,但不知道是哪一户,没有证据,根本没法处理。” 而在责任认定上,一旦出事整个楼都有连带风险,法律虽然明确,但实际操作中,取证难、执行难的问题,始终没解决。 有些小区开始尝试在阳台安装防护网袋,比如金塘路那起小孩乱扔玩具事件后,家属主动装了网袋,才算告一段落。 但问题是每户情况不同,安装难度不一,而且有些业主根本不配合,觉得是“侵犯隐私”或者“太麻烦”。 社区工作人员建议设立“安全监督员”,鼓励居民互相监督、及时举报,但在实际推进中,效果还是有限。 福州鑫高新苑的这场“屎雨”,把一个社区的治理短板彻底暴露出来。 你可以说是素质问题,也可以说是个别案例,但实质上这背后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治理失衡。 当法律追责难,社区干预软,技术手段缺,谁来为居民的“头顶安全”兜底? 参考资料: 太恶心了!福州一小区业主崩溃:“有人高空抛屎,溅得到处都是!”
太恶心了!福州一小区业主崩溃:“有人高空抛屎,溅得到处都是!” 2025年6月3
鲫鱼汤聊娱乐
2025-07-03 02:33:48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