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巴黎空展上依然颗粒无收,而法国的阵风战机已经斩获订单!要知道,中国一直都不是武器出口大国,武器卖不出去很正常,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国是美国,其次是俄罗斯法国英国和瑞典,最大的武器进口国是印度,也是俄罗斯武器最大买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次巴黎航展,中国展台的人气不小,歼-20、歼-35A的模型前挤满了观众,"翼龙"无人机的展板前也是人头攒动,但热闹归热闹,订单却迟迟没有落下来,与此同时,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机可谓风光无限,订单一个接一个。 这种反差让人不禁思考:中国军工装备与国际市场之间,到底还存在着哪些距离?先说展示这个门面活,在巴黎航展这样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展台显得有些"含蓄",展出的都是模型和展板,没有真机亮相,也没有飞行表演,这就像一场选美比赛,别人都穿着礼服走秀,而你只能展示照片,即便照片再精美,也难以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反观法国的"阵风"战机,直接来了一场动感十足的飞行表演,战机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让在场的潜在买家直观感受到它的性能,这种"实战式"展示自然更容易打动人心。 有趣的是,在珠海航展这样的主场比赛中,中国军工可就不会这么"害羞"了,歼-20、运-20等明星装备轮番上阵,飞行表演精彩纷呈,实机展示一应俱全,这种主客场的反差,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军工在国际市场上还需要更大的信心和更开放的姿态。 但展示只是表象问题,更深层的挑战在于体系层面,中国军工的强项在于整体作战能力,就像巴基斯坦采购的装备,不仅有战机,还配套了雷达和指挥系统,这种体系化优势在实战中确实表现出色,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对大多数国家来说,采购整套武器体系的压力实在太大,一来是价格不菲,动辄就要数十亿美元的投入,二来是技术门槛高,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掌握整套系统的运用,三来还要考虑地缘政治因素,全面采用中国体系可能会影响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就拿印度来说,作为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它宁愿高价购买36架"阵风"战机,也不愿考虑性价比更高的中国装备,这背后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有长期合作惯性的影响。 说到底,中国军工与国际军贸市场的差距,最根本还是战略定位的不同,中国的军工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国防需求而建立的,歼-20、055型驱逐舰这些尖端装备,首要任务是保卫国家安全,出口反倒成了"顺带"的事情,这就像一家专注内销的企业,虽然产品过硬,但在开拓海外市场时总显得不够"市场化"。 法国就不同了,它的军工产业向来把出口放在重要位置,"阵风"战机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国际市场需求,既能空战,又能对地打击,还能执行战略任务,这种全能特性让它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更重要的是销售理念的差异,中国在军贸领域一直坚持"清水买卖",不掺杂政治条件,不干涉他国内政,这种做法虽然赢得了一些国家的尊重,但在现实的军贸市场上却显得有些"不够灵活"。 反观法国,它会把军售和政治筹码捆绑在一起,比如卖"阵风"给埃及时,直接提供了政府担保的长期贷款,这种"一条龙"服务,让不少买家感受到了超出装备本身的额外价值。 军贸市场就像一个历史悠久的俱乐部,美法这些老牌玩家已经在里面经营了几十年,和主要买家建立了稳固的利益链条,中国作为后来者,不愿意玩"政治牌",自然很难快速打开局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军工没有机会,恰恰相反,近年来的发展轨迹表明,中国正在走出一条独特的路径,从当年只能展出教练机,到现在能够展示全系列战机,进步有目共睹。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巴黎空展上依然颗粒无收,而法国的阵风战机已经斩获订单!要知道,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02 18:39: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