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计划将饲料用米当主食米投放恭喜日本!贺喜日本!在日本政府的英明领导下,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日本老百姓,再一次体会到80年前的幸福生活。
我们一起看看二战末期的日本,是怎么推行“代谷”的。
二战末期,由于长期穷兵黩武,再加上海上运输线被封锁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日本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不得不寻找 “代谷”(粮食替代品)来维持生存。
先来看一组数据:日本长期对外战争消耗了大量农业劳动力,1941 年至 1945 年约有 500 万青壮年被征召入伍,农村劳动力锐减 40%;1944 年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 “饥饿战役”,通过水雷封锁港口、轰炸运输线,导致大米进口量从 1939 年的 230 万吨骤降至 1945 年的不足 10 万吨;同时,1943 年至 1945 年日本本土遭遇罕见自然灾害,水稻产量从 1939 年的 670 万吨降至 1945 年的 490 万吨,降幅达 27%。
面对这种绝境,日本政府发布《救荒食物白皮书》,列出如橡果、葛根、紫苏叶等 132 种可食用的代粮物品。橡果因含有丰富淀粉被列入其中,政府号召小学生去野外收集 500 万石,磨成粉后用于制作食物。
于此同时,当时的日本农林省研发 “锯末食品化技术”,宣称用发酵菌分解松木锯末后,可按 1:4 的比例与面粉混合制作面包,1944 年日本全国消耗锯末超过 2000 吨。
为了把控粮食流通,日本1940 年颁布《粮食管理法》,1943 年进一步修订为《粮食紧急措施法》,将大米、面粉等主食纳入国家绝对管控。
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当然日本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945 年日本 15 岁青少年平均身高较 1937 年下降 3.2 厘米,人均寿命缩短 6.8 岁,到1945年,日本本土约 300 万人因营养不良患浮肿病,东京、横滨等城市出现 “饿死者倒毙街头” 的景象。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时,政府仓库仅剩 3 天存量的代粮。
历史总是在轮回,而这帮人却总是不能记住教训。我们不知道,这一轮粮食危机背后,日本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庆幸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帮助我们站了起来,也有更多的精力,来观察日本这个邻居,正在进入怎样的一个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