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女子为了和丈夫团聚,辞掉城里的医生工作,来到了偏远的山村开小诊所。可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7-02 11:15:20

2008年,女子为了和丈夫团聚,辞掉城里的医生工作,来到了偏远的山村开小诊所。可是诊所才刚开2个月后,丈夫就接到调令通知要调走,女子想跟丈夫一起走,可是村民的举动惊得女子目瞪口呆。 2008年,一个叫钟晶的年轻女医生,为了爱情,做了一件在旁人看来有点“傻”的事,她辞掉贵阳大医院的铁饭碗,跟着丈夫龙瑞见,一头扎进了黔西南一个叫龙河的偏远山村。 她想得很简单,不过是换个地方过日子,从此夫唱妇随,应该也挺美,可她没想到,现实远比想象的要粗糙。 龙河村,标准的贫困山村,四千多村民世世代代土里刨食,这么大一个村子,连个正经医生都没有,村民生了病,唯一的选择就是靠两条腿,翻山越岭走上十几公里,去镇上医院。 这一来一回,大半天就没了,高昂的药费更是另一座大山,于是,小病拖成大病,在这里成了常态。 钟晶打小在药香里长大,家里三代行医,救死扶伤的念头早就刻在了骨子里,她亲眼见到,一个才结婚两年的姑娘,就因为普通的妇科炎症没得到及时治疗,最后失去了生育能力,一个家就这么散了。 她也见过,一个汉子为了看病,天不亮就揣着干粮出门,徒步四个小时,就为了省下那点车费,这些画面,像一根根刺,扎得她心里生疼。 她跟丈夫一商量,决定不走了,就在村里开个诊所,钟晶掏空了两万块积蓄,又从娘家借来些理疗设备,小诊所就这么开张了。 开业第一天,来看病的没几个,窗户外倒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他们上下打量着这个细皮嫩肉的城里姑娘,满脸都写着不信任。 在村民朴素的观念里,医生越老越有经验,他们宁愿信土方子,也不敢把自己的病痛交到这个“小丫头”手上。 一盆冷水浇下来,但钟晶没泄气,她想了个笨办法:来看病的,药先拿回去吃,要是没效果,分文不取。 对村里的孤寡老人,她干脆背着药箱,一家家上门义诊,崎岖的山路不好走,摔得膝盖手掌鲜血直流,她也只是拍拍土,继续往前。 人心都是肉长的,慢慢地,大家发现这个年轻医生,还真有两把刷子,村里有个叫龙庆昌的汉子,膝盖肿得像馒头,拄着棍子一步一挪地进了诊所。 钟晶给他开了六包草药,总共二十块钱,还特意嘱咐:“先吃,不管用不收钱。”半个月后,奇迹发生了,龙庆昌竟扔掉棍子自己走进了诊所,这二十块钱的药方,一下子在村里炸开了锅。 这下,钟晶的诊所门槛快被踏破了,她给产妇接生只收五十块,碰上实在困难的,干脆就免了药费。 村民们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她,今天桌上多个热乎的糍粑,明天窗台放一篮刚摘的李子,这间简陋的诊所,渐渐有了人情味。 可就在日子越过越顺的时候,命运却开起了玩笑,一纸调令,丈夫龙瑞见被调回了城里。 这下轮到钟晶犯难了,是跟着丈夫回城,结束分居之苦,还是守着这四千多离不开她的村民?那几夜,她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着女儿的照片,眼泪止不住地流。 一边是家庭团圆,一边是割舍不下的责任,怎么选都是错,最终,她还是艰难地向村民们告别, 消息传开的第二天清晨,钟晶推开诊所大门,彻底愣住了。 门外黑压压站满了人,全村老少几乎都来了,他们手里捧着土鸡蛋、新摘的蔬菜,眼神里满是恳求。“钟医生,你别走啊,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 一个村民颤抖着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卷皱巴巴的零钱,哽咽着说:“是不是我欠的药钱没给?你看我跟人借来了,你别走好不好?”七十多岁的王奶奶,把攒了半年的鸡蛋都提了过来。 那份不加修饰的、沉甸甸的挽留,排山倒海般涌来,在那一刻,钟晶什么都明白了,她擦掉眼泪,对着所有人重重地点头,声音沙哑却无比坚定:“我不走,哪儿也不去。” 这一留,就是十几年,钟晶把最好的青春,都留在了龙河村,她每天从早上七点忙到深夜,半夜有人敲门也从不含糊,披上衣服就出诊。 诊所的条件越来越好,搬进了村活动室,添了新设备,她还手把手教村民怎么用新农合报销,让大家看病不再是负担。 后来,县里评选“最美乡村医生”,钟晶众望所归,可她却把奖杯锁进了柜子。 在她心里,最珍贵的不是这份荣誉,而是一个暴雨夜,一位产妇抱着刚出生的孩子来道谢时,悄悄塞进她口袋里那枚温热的鸡蛋。 丈夫龙瑞见也早已接受了现实,他开玩笑说,自己媳妇的户口本,籍贯那一栏早就该改成龙河村了。 钟晶用医术和真心守护了一方水土,而村民们则用最淳朴的信任和爱,给了她一份在城市里永远无法体会到的价值感。 或许,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感,并不是在多大的舞台上闪耀,而是在一个地方,成为被人真正需要、无法替代的存在。

0 阅读:72

评论列表

远山鸿雁

远山鸿雁

2
2025-07-02 11:48

无言的爱!!!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