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八路军首次解放天镇,五禅先生便响应减租减息,八路军走后,他仍然把自己的土地低价出售,天镇的地主、士绅都说:“五禅先生老糊涂了,成了败家子”了,五禅先生胡子一翘,捋着胡子,笑眯眯地说道:“眼下卖地你们笑,你们卖地没人要”,果然,后来合作化后,那些人都说:“神了”。 五禅先生不仅有先见之明,而且骨气硬得很,1929年,五禅先生出任天镇第一高小校长,1937年日本人来天镇,毅然离开学校,和人说:“老朽是炎黄子孙,不教东洋人的狗屁玩意儿,辱没先人了哩!”。归家后,闭门谢客,天天吟诗作赋、写字饮酒。 日本人早就听说老先生字写得好,想求一副条幅,老先生每每以身体不适为由而拒绝。后来日本人委托老先生一位亲戚带着好酒、银元来求,得知真相的五禅先生得知真相后,勃然大怒,大骂:“再来索求,老朽剁了手指”,果真,取了一把菜刀出来,亲戚狼狈而去。伪县公署多次请他“出山”为日本人做事,五禅先生竟然学起宋江,疯了好几年,腰里挂在酒葫芦,满村的乱窜乱唱...... 五禅先生本姓高名昶,生于光绪十年即公元1884年,是天镇县砖窑村人,因叔父高文远无子,过继给高文远家。清宣统元年即1909年考中秀才,后母亲去世,丁忧被革去功名。后来加入同盟会,同大同同盟会负责人李德懋进行反清运动,准备在天镇起义,事变后去了绥远和阎锡山部会合。 后来,五禅先生被任命为山西都督府秘书厅副官,目睹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怒之下将值星绶带挂于都督府,大声骂道:“老子不伺候了”,返回了天镇,当时轰动了整个太原城,“宫门挂带”,风传一时,那年五禅先生四十三岁。 回乡后,五禅先生扶困济贫,乐善好施,乡人送“有裨于世”匾,悬于门厅。五禅先生青年时便嗜酒如命,虽然戎马倥偬,亦随身携带酒壶,酒瘾来时,便大灌几口。临终之时,命后人以文房四宝、酒具陪葬,享年七十四岁。
1944年,日军偷袭杨家铺,800多名八路军被日军包围,最后只有120多人突围。
【3评论】【13点赞】
刘建波
1909年清庭早已废除了科举制度,何来考上秀才之说?
颜维
四六年还有八路?
紫陌红尘看桃花 回复 07-02 17:35
呃,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