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谷歌拎着10亿现金要买零收入的Facebook,扎克伯格张嘴就要190亿,全硅谷都说他疯了。十九年后再看,那190亿连Meta市值的边都摸不着。彼得·蒂尔当年气得冲进办公室,嗓子都吼哑了:雅虎开16亿你都不卖?我翻出当年的旧报纸,福布斯直接把这事列为商界笑柄,标题刺眼得像路灯下的警示牌。
最新财报摆在桌上,Meta用户数冲到29.3亿,差不多能装下五个美国。去年亚马逊想吞一家AI小公司,出价80亿,创始人却拿着扎克伯格的故事当挡箭牌,直接喊价千亿,口气硬得像刚从赌场赢钱出来。MIT实验室有份报告,把科技并购比作赌石2006年谷歌按每个用户45刀估价,现在Facebook一个用户年赚196刀。这账算下来,谁才是真会切石头的?
上个月我在饭局上碰到个95后创业者,他拒了腾讯的收购,手里端着酒杯,学着扎克伯格的腔调:他们不懂我的估值。我一口茶差点喷出来。他的校园社交软件,日活数据掉得像秋天的树叶,满地都是。哈佛有个教授早就把这套逻辑拆穿了:拒绝收购靠的是增长曲线,不是嘴皮子功夫。2006年的Facebook,每月用户暴增23%,那才是底气,像握着一把开了刃的刀。
再看看现在元宇宙的估值,炒得像地产泡沫,天天有人喊着要造下一个数字帝国。我却想起十五年前死掉的Friendster,也曾拒绝谷歌20亿的报价,结果三年后服务器关机时,只值2500万,连个像样的墓碑都没留下。我们总是盯着赢家通吃的传奇,眼里全是光,却很少低头瞅瞅赌桌底下堆积如山的筹码碎片。那些没押对的,最后连名字都被风吹散了。
回头想想,扎克伯格当年的疯,到底是算准了未来的棋,还是只是赶上了好时候?2006年,互联网还像个刚学会走路的 toddler,用户增长就是王道,谁抓住了流量,谁就抓住了金矿。可到了今天,光有用户不够了,你得有算法,有生态,还得防着监管的手随时拍下来。我认识一个老程序员,当年也差点投身Friendster,他现在喝咖啡时总嘀咕:早知道就去Facebook,哪怕扫地呢。他眼神里藏着点后悔,又有点自嘲,手指敲着桌子,像在敲逝去的代码。
还有件事让我印象深。上周在硅谷有个小型论坛,一个投资人聊起现在的创业者,说很多人拿拒绝收购当勋章挂胸口,却忘了自己的产品连用户黏性都没有。他点了根烟,吐出一圈白雾:远见不是喊出来的,是熬出来的。台下有人点头,有人低头刷手机,可能正查自己公司的日活数据吧。
再拉远点看,这场游戏从来不只是数字和估值。扎克伯格当年敢要190亿,是因为他信自己能把社交变成人类的新呼吸方式。而那些模仿者呢?不少人只是照猫画虎,学了个架势,却没摸到核心。我记得有个小公司的CEO,跟我说过他在谈判桌上故意拖时间,就为了显得高冷。结果对方撤资,他半夜还在便利店门口改方案,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眼里的血丝。
这世上最难的事,或许不是拒绝诱惑,而是搞清楚自己手里的牌值多少钱。元宇宙热潮下,新一波人又开始豪赌未来,有人会成为下一个Meta,也有人会沦为另一个Friendster。桌上的筹码推来推去,灯光晃眼,可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不是下一场风暴里的幸存者。你觉得,所谓的远见,真的是看透了明天,还是只是在时代浪头上的侥幸一跃?
那确实
所谓幸存者偏差,看见的都是成功的,一大堆失败的都被忽略掉
Harley Quinn 回复 07-03 09:09
还有一点就是当初如果卖给谷歌这种大公司,未必能把Facebook 运营好。
那确实 回复 Harley Quinn 07-03 09:26
是的,都有可能。甚至拆分了并入自己软件模块也不稀奇
用户15xxx02
:
会跳舞的阿宝
当年太阳微电子给苹果估值九十亿美元,在即将收购的时候被苹果大股东否决掉,然后迎回穷啊不思考。现在,有多少知道太阳微电子的!
执迷不悟
请问作者说的都是什么软件,为什么我都没用过市值这么高的东西?
用户96xxx42 回复 07-03 16:59
脸书的前身,说白了也能说是一款社交软件,不过比社交软件更先进一点。
破而后立 回复 07-03 01:43
是不是微信,Qq一样的软件啊。
用户10xxx97
废话连篇
知足常乐
也就是出生在美国,要不然Facebook算个鸟
用户10xxx92 回复 07-05 01:24
你可以鄙视所有的西方文明!但是网络 软件我们这里都是抄作业的!这些所谓的创始人都是早年去留学利用信息差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