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行政设置非常吊诡,看着权大未必权大,官员互相牵制——两广总督权很大吗?广西巡抚不听他的,广东巡抚更不听他的,他们行政权独立与总督基本平级,直接对皇帝负责。 当年有个两广总督叫李侍尧,刚到任时那叫一个意气风发。想着自己手握两广军政大权,怎么也能在岭南大地呼风唤雨。谁知道刚想推行个新政策,广西巡抚那边就递来折子,说当地民情特殊,这政策施行不得;转头广东巡抚又上奏,说府库空虚,实在拿不出银子配合。李侍尧在总督衙门里拍桌子,外面的官员们却该吃吃该喝喝,压根不把他的怒火当回事儿。 更绝的是碰上灾荒年,李侍尧想统筹两广的粮食赈灾。广东巡抚把粮仓看得死死的,说广东也受灾,粮食要优先供应本省百姓;广西巡抚更直接,给皇帝上密折说总督独断专行,不顾广西实际情况。皇帝一道旨意下来,李侍尧不仅事儿没办成,还落了个办事不力的罪名。这种尴尬事儿在两广官场屡见不鲜,总督想管的事儿,巡抚能找出一百个理由推脱;巡抚做的决策,也不需要跟总督报备。 为啥会这样呢?其实这是清朝皇帝玩的一手“平衡术”。在他们眼里,地方大员权力太大,就容易尾大不掉。当年三藩之乱的教训还历历在目,所以得想法子把权力打散。总督虽然名义上管着军政,但巡抚手里握着实打实的民政、财政大权,而且能直接给皇帝写密折。这就好比给官员们都装上了互相监督的“小眼睛”,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可这么搞也闹出不少乱子。碰上紧急军情,总督调不动巡抚麾下的军队;遇上大型工程,巡抚和总督为了经费扯皮能扯半年。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这边总督刚下令修桥,那边巡抚说钱要用来办学,到最后桥没修成,学校也没盖起来。有个知县私下里吐槽:“上面的老爷们天天斗法,苦的是我们这些跑腿的和底下的百姓。” 这种行政设置,表面上看皇帝把权力攥得死死的,谁也翻不出他的手掌心。但从长远来看,却让地方行政效率大打折扣。当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到家门口时,两广官员还在为了谁该出面谈判吵得不可开交。说到底,清朝这套互相牵制的行政制度,就像给健壮的骏马套上了层层枷锁,看着稳妥,却让整个国家失去了灵活应变的能力。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清朝落后的原因# #两广历史# #清朝官场#
清朝行政设置非常吊诡,看着权大未必权大,官员互相牵制——两广总督权很大吗?广西巡
闻史忆今阁
2025-06-08 01:14:51
0
阅读:6215
用户88xxx67
满清皇帝为了自己的家天下,什么恶毒狠唳的事干不出来!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话不但敢说,而且大干特敢干!都没把汉人当人,以蝼蚁视之、虐之!其不亡,无天理也!
qzuser 回复 06-10 04:14
我的意思是总督和巡抚要统一一下意见,即可以办实事。你怎么就想到坑百姓???这个制度设计的初衷,人家是为坑百姓而设????
用户10xxx53 回复 06-26 17:19
你也同样没见过世面,还商议。各自利益不同,人家有100种方法拒绝你。你上疏有毛用,白的说成黑的,皇帝这么远又看不见。满人定的制度本身就是,用汉人牵制汉人,用满人八旗驻军防汉人。两个汉人穿一条裤子,有可能会办成事,但是满人报上去就不一样了,有可能就是汉人官员串通一气,收买民心,图谋不轨。你太年轻了。
朝花夕拾
满清的制度架构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极致,解决了中国历史上反复发生的 权臣 外戚 宦官 宗室 地方藩镇军阀 北方游牧民族
用户17xxx85 回复 极夜 06-28 18:15
简单的说总督没有考核罢免巡抚的权力,到了这一层级都非等闲之辈,谁没有后台呢,你怕是二两下去半斤的醉都出来了,瞎扯什么臣杀君,有联系吗
极夜 回复 06-28 10:23
照你丫的说法,还有臣子弑君的呢
用户43xxx75
不然呢,太平天国开局为什么能打那么顺,上面天天吵架,下面反贼已经聚众十万了。
兔八哥
唐朝节度使倒是军政一把抓,办事效率高。一个王朝,想稳定延续,底下就不能铁板一块。
如意
历史就是历史,只能远观。丑化走过的路没用了,大清在不行也200多年。我们都是行者,子孙后代去看吧,看看我们的时代。
肖白浪
这倒霉催的,肯定是朝中得罪了人,没给加“御史”衔,又没兼“粮饷”,地方大员哪个会鸟?
极夜
不懂别瞎逼逼
飘舞飞扬
皇帝都是家天下[并不简单]明朝也有一个地方有巡抚派总督再派总理的制衡手段[得瑟]宋朝官位又有差遣[点赞]封建社会就是为了自己家的稳定[鼓掌]
用户10xxx25
每一种制度都有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