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把戒尺 戒尺,旧时代教育体罚学生用的,更多的是对顽劣调皮的学生打手板。 这两块保留下来的清末民初的戒尺,面窄却很有厚度,一块棱角是方的,一块是圆棱的。即使先生老师不怎么用力,打在小学生的手板上也一定生疼生疼的,有传:个别学生的手都被打肿了。 古云:“教不严,师之惰。”这里的“严”就包括用戒尺打学生,是真正的“体罚”。 家长父母也是心疼被打孩子的。但在千年多社会传下来的,社会对教育方式整体认可的氛围下,也只好默认,是不敢指责先生的,只能默默嘱咐孩子要听话。 私塾里先生打学生也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民初时的邻村私塾,一个学生顽劣恶作,先生把手里的烟袋杆朝学生猛地一挥,大铜烟袋锅子正正道道打在孩子眼睛上,眼睛被打流了,造成终身残疾。 打学生是封建专制教育下的产物,新时代的教育是严格禁止的。 但教师对学生的惩戒措施还应该是有的。如今把“体罚”已经泛化了,比如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把他罚站十分钟,屡次写错的生字抄写十五遍等等,我认为这不算“体罚”,是属于必要的惩戒。 是不是把“体罚”的外延缩小一些,严厉禁止的是教师用手脚或戒尺一类工具击打学生身体,而保留诸如罚站、被值日、扫卫生等惩戒方式呢! 图片源自“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两把戒尺 戒尺,旧时代教育体罚学生用的,更多的是对顽劣调皮的学生打手板。 这
具光说人间趣事
2025-05-09 06:18: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