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于右任到河西视察时,青马师长韩起功送去了两个装满黄金的罐子。于右任说:“韩起功在张掖无法无天,我正要收拾他,他自己倒找上门来。” 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民国开国元勋之一,1931年起担任监察院院长,长达34年。他为人刚正不阿,早年投身革命,创办上海大学,为教育出力不少,还是书法大家,碑体书法影响深远。1941年,他到河西视察,带着国民政府的命令,要整顿地方上的军政问题。那时候,西北局势混乱,地方军阀横行,百姓苦不堪言。于右任肩上的担子不轻,他得查清事实,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韩起功,青海循化人,出身贫寒,后来投靠青马首领马步芳,爬到师长位置。他1931年起驻扎张掖,掌管一方军务,手下兵多是青马精锐,可纪律烂得不行。他在张掖十年,干的事让人恨得牙痒痒。强征赋税,逼得百姓卖儿卖女;霸占民财,自己过得奢靡无比。他盖的大宅子在当地赫赫有名,跟老百姓的破屋子一比,简直天上地下。老百姓告状告到嗓子哑了,他还是我行我素,压根不把民意当回事。 于右任到张掖那天,一群老人拦住车队,手里拿着状纸,跪在地上求他做主。这些老人衣衫破烂,日子过得艰难,全是被韩起功逼得走投无路。他们写的状纸密密麻麻,列的全是韩起功的罪行:抢粮食、占田地、欺压百姓,桩桩件件触目惊心。于右任接过状纸,认真看了,眉头越皱越紧。他知道,这趟视察不只是走个过场,得真干点事。 韩起功听说于右任来了,慌了神。他召集亲信商量对策,最后决定送礼。他让人从库房拿出两只陶罐,里面装满砂金,用红绸包好,派亲信送到于右任住的地方。他想着,这黄金够分量,应该能让于右任睁只眼闭只眼。可他算错了人。于右任看到黄金,冷哼一声,直接让人拿走。他心里清楚,韩起功这是自找麻烦,送来的不是救命稻草,而是催命符。 于右任没被黄金动心,反而更坚定要查韩起功。他回到兰州,把韩起功的罪状整理好,上报给蒋介石。状子上写得清清楚楚:韩起功在张掖横行霸道,祸害百姓,证据确凿。蒋介石看了大怒,下令把韩起功调走,别让他继续祸害河西。于右任这一手,不光保住了自己的清廉名声,也给张掖的老百姓出了口气。 韩起功接到调令,被马步芳叫到西宁。马步芳气得不轻,骂他把河西搞砸了,害自己丢了地盘。韩起功的兵权被剥,灰溜溜回了循化老家。他带了不少金银细软走,可半路上被土匪抢了个精光。回到老家,他日子过得潦倒,院子荒得长满杂草。马步芳嘴上说要帮他查土匪,可谁都知道,那是场面话。 1949年,马步芳拉他当新编骑兵军军长,可青马很快就垮了。韩起功投降解放军,1950年在临夏改造。他不甘心,偷偷联络旧部,想抢枪逃跑。结果消息走漏,解放军连夜包围监所,把他抓个正着。1951年,他因策动暴动被判死刑,彻底结束了罪恶一生。从张掖的霸道师长,到落魄的阶下囚,韩起功的下场让人唏嘘。 韩起功的恶行,换来的是身败名裂的下场。于右任的坚持,证明了正义不会缺席。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作恶的人迟早得付出代价。韩起功送黄金想保命,结果反倒把自己送上了绝路。历史就是这么公平,谁也逃不掉。
1941年9月,于右任到河西视察时,青马师长韩起功送去了两个装满黄金的罐子。于右
菖蒲繁花居
2025-04-24 17:55:02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