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国花3000万美元向澳大利亚买了一艘废船。废船到达广州黄埔船厂后,便开始进行拆解。其他国家纷纷耻笑,买一艘废船,有何用处。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刘华清将军讲起。他1916年出生在湖北,年轻时参加革命,扛过枪,打过仗,1955年成了海军少将。后来,他在海军干了不少大事儿,1961年当了第七研究院院长,专门搞舰船设计,积累了不少经验。1980年,他升任副总参谋长,去美国访问时登上“中途岛”号航母,虽然老美不让碰设备,他还是瞪大眼睛看了个遍,心里暗下决心:中国得有自己的航母。1982年,他当上海军司令员,逢会就提航母的重要性,说这是中国海军强起来的必经之路。在他的推动下,中国开始摸索航母技术,虽然那时候条件有限,但他的眼光真不是盖的。 1984年,中国盯上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这艘船原是英国的“尊严”号,1945年服役,后来卖给了澳大利亚。服役期间,它可没少惹事儿,1964年撞沉了澳大利亚的“航海者”号驱逐舰,1969年又跟美国的“弗兰克·E·埃文斯”号驱逐舰撞一块儿,死了不少人,名声不太好。到1982年,澳大利亚觉得这船修不下了,决定退役。中国瞅准机会,花3000万美元买下来。1985年,墨尔本号被拖到广州黄埔船厂,拆解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国外媒体和专家看着直摇头,觉得中国这是在瞎折腾,买个废船能干啥?可咱们的工程师和工人不这么想,他们把这船当宝贝,仔仔细细地拆,量飞行甲板的尺寸,研究机库的结构,甚至把蒸汽弹射器拆开琢磨原理。这可不是简单的拆船,而是攒经验、学技术的过程。 墨尔本号拆完后,中国没急着造航母,而是踏踏实实消化学到的东西。到了1998年,中国从乌克兰买了“瓦良格”号,这艘船没造完,空壳子一个,但有了墨尔本号的经验,咱们心里有底。经过十多年改造,2012年,“瓦良格”号变身“辽宁”号,成了中国第一艘航母,正式服役。2019年,中国自己造的“山东”号也下水了,技术越来越牛。刘华清将军2011年去世,没能亲眼看到这些航母巡航大海,但他当年的坚持和眼光,真让后人佩服。如今,中国航母编队在大洋上跑得挺欢,那些当年嘲笑咱们的人,恐怕也得刮目相看。
1984年,我国花3000万美元向澳大利亚买了一艘废船。废船到达广州黄埔船厂后,
历史有小狼
2025-04-23 18:22:38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