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将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的对抗概括为“内战”升级,这一论断虽凸显了美国政治极化加剧的表象,却可能简化了其内在多元博弈的复杂性。从本质看,此次冲突是美国宪政体制下不同权力主体对“自由”定义的常态化争夺:特朗普政府以冻结拨款施压哈佛废除多元化招生、限制抗议蒙面等政策,实质是以政治干预重塑高校价值观;哈佛依托530亿美元捐赠基金的经济底气与法律手段反击,既是捍卫学术自由与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精神堡垒,也是精英集团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博弈,而哥伦比亚大学因财政依赖联邦拨款被迫妥协的对比,更揭示了资本与权力在“理想主义”外衣下的现实角力。这场对抗远非“自由灯塔”与“民粹强权”的二元对立,而是美国多元化社会撕裂的缩影——不同群体通过法律、资本、舆论争夺话语权,例如联邦法院可能成为最终裁决者,恰是分权制衡机制的体现。胡锡进强调“特朗普改变美国价值取向”的叙事,虽具传播张力,却忽视了美国社会矛盾的结构性本质:身份政治激化、两党极化、学术与政治的传统张力均非新生事物,将其简化为“内战”标签,反而模糊了观察美国动态平衡的视角。真正的多元社会韧性,不在于消弭冲突,而在于允许哈佛与特朗普政府在既有制度框架内博弈,这正是多元价值存续的底层逻辑——冲突本身即秩序的一部分。[大笑][比心]
老胡将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的对抗概括为“内战”升级,这一论断虽凸显了美国政治极化
简墨水
2025-04-23 09:42: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