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男子地铁辱骂乘客衣服脏#【多一声“我愿意跟他挨着”,消融更多人心深

金羊网 2025-04-21 17:11:01

#人民日报评男子地铁辱骂乘客衣服脏# 【多一声“我愿意跟他挨着”,消融更多人心深处的“冰”】近日,北京地铁5号线,一男子因嫌弃旁边乘客衣服沾灰,不停辱骂邻座乘客。此时,一名女乘客挺身而出,进行制止:“你要是不愿跟他挨着,就别坐这儿了,我愿意跟他挨着。”随后,女乘客换了座,又轻声安抚邻座乘客:“没事儿。”目前,辱骂他人男子已被行政拘留。

这条新闻看下来,既为结局感到欣慰,也有一种深深的遗憾。在公共空间当谨言慎行、尊重他人,这个常识连小学生都知道,但有的成年人却不具备,非把一件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真是让人难以理解。警方对当事人迅速做出行拘的决定,是对恶言恶语和歪风邪气的遏制。无疑,辱骂他人,扰乱公共秩序,不只是冒犯了他人,还触犯了法律。

我们无法停止一个人在内心深处的傲慢和鄙夷,但可以依法制止无德、犯法的行为。当事件中的女乘客“路见不平一声吼”后,她不仅获得了其他乘客的支持,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这份勇敢,溢出了网传视频的画面。显然,事发时,不是所有人都能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当很多人习惯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时,不怕“惹事”的表现是难能可贵的。而如果有更多人在拥有正义感的同时,敢于对暴力性言行说“不”,戾气就会得到压制,正气就会得到弘扬。就此而言,这位女乘客不仅帮助了被侮辱者,也对沉睡的心灵作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

在起身指责骂人者之时,女子说过一句话,“我看不惯你这么对他们,他们打工怎么了?”这句话耐人寻味。辱骂乘客事件,看上去是个体之间的摩擦,但本质上,它折射出公共空间中两种价值观的碰撞。

规则和技术,使得不同际遇的人在同样的先进交通工具上坐在了一起,这本身是一种进步。然而,尽管我们都在同一趟地铁上,但有些人的识见是游离于“普通人”之外的,透着一股恶臭。骂人的男子之所以嫌弃旁边乘客,斥责其像个要饭的,就是因为旁边乘客穿着普通,一副农民工模样。骂人者自恃身份比对方高贵,颐指气使、出言不逊,而对方则强调自己的背都没贴上座位,以示自己很注意分寸了。这份小心翼翼令人心疼。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地铁和公交上,也发生过农民工被嫌弃、被辱骂事件。种种言行,令人愤懑。好在,在类似事件中,我们都感受到了拍下视频者、予以声援者的勇毅之心。但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受伤害的心灵,有没有在公共空间更松弛、更舒服地存在着?

相信很多人都难忘这样的镜头:在地铁上,农民工自觉衣服脏,有座位也不坐,而是干脆席地而坐。这份自觉当然体现了农民工的朴素礼节,但也反映出,这个群体,有时在城市中缺乏“我有这个权利”的勇气。他们中的不少人,在遭到无礼对待时,并不敢和暴力言语对抗,往往选择了沉默。

城市越来越关心进城务工人员或外来灵活就业者的待遇,许多地方拿出了善待农民工等群体的好政策。这些群体在收入、保障等层面的逐步改善,是不争的事实。但值得一提的是,要让农民工等群体真正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份子、理应免于歧视之苦,还需要在城市文明建设上下大功夫。政策性体恤解决的是相关群体的现实困难,而要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融入“市民”语境,需要向他们的内心投射阳光和温度。这当然是一个长期过程,但贵在持续不断地向他们表达善意。为此,“拔刀相助”可以有,而柔声安慰“没事儿”、与之交朋友等,也皆是有力的方式。

交通工具上的人,是“城市心肠”的演绎者。若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表现出“我愿意跟他挨着”的包容与亲切,那就可以消融人心深处的很多“冰”。(伍里川)

0 阅读:59
金羊网

金羊网

羊城晚报官方网站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