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作协,真是没什么意思的事 最近,中国作协公布了新的入会条件,引起很多人热议,多数人是不满的。我是旁观者,我觉得那些痴迷于入会的人真是想不开——入作协真是件没意思的事。 据说,之前的入会条件是,发表30万字(其中包括至少在省级及以上文学期刊或报纸发表文学作品15万字),改为50万字和“至少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30万字”,这是就纯发表而言。还有“出书+发表结合”“纯出书”等几项。 不吹牛皮地说,这条件,我在30年前就具备了,但我压根儿就没加入任何层级的作协。 上大学时,有个老师的几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心里有想法是一回事,转换成文字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离开学校后的第一年我就开始码字挣稿费,我发现,表达、或曰转换成文字的过程是十分愉快的,一点儿不痛苦。我甚至觉得写作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儿,很多时候不写反而难受。当然这指的是自己想写的东西。 在退休前的20多年里,我写的主要是那些不想写的东西,但那是职业,没办法,那个过程确实一点也不愉快。 年轻时我跟省作协机关的不少人很熟悉,想加入省作协应该是很容易的事,但我没这想法。我觉得,一个写作的人实在不必加入什么协会,你写得出来时,自然能写好;写不出来时,即使你当了作协主席又怎样。 作协跟书协、美协不同,文学作品的水准高低,是多数人能看出来的,而毛笔字和绘画这玩意儿,可以由人故意云山雾罩地瞎吹——明明是一笔油滑俗气的字,你可以把它吹得天花乱坠;明明是行画水平的画,或者模仿古人的画,你也可以说它如何高级。 总之,书画这玩意儿容易蒙人。而当了书协或美协的头头,则更容易蒙人,作品更容易换钱。这两个领域,头衔远比实力重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对加入协会如此入迷,甚至不择手段。 再说了,就文学作品而言,现在能让读者接受的渠道比以前多了去了,网络上有多少平台啊。如果你想写,你写得出来,你写得好,还真不愁没有读者。人余秀华一农村女子,不照样比多数有头衔的诗人有名得多?受欢迎得多? 一点小感想,说完。贴字仨纸,今儿写的。
入作协,真是没什么意思的事 最近,中国作协公布了新的入会条件,引起很多人热议,
悦悦文化
2025-04-21 15:59:01
0
阅读:17
大明湖畔有风吹过
加入作协有工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