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年,魏征病榻前,李世民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魏征死后不过半年,李世民便取

鉴史忆往呀 2025-04-21 11:39:22

643年,魏征病榻前,李世民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魏征死后不过半年,李世民便取消婚约,还推倒魏征的墓碑。   面对如此大的反转,很多人一时之间险些没有反应过来。更为戏弄的事情是,没多久李世民又重新为魏征立起来墓碑......   与许多大臣一样的事情是,魏征出生于苦寒人家,一直到30多岁才投靠到李密门下,而后又得以成为了唐太子李建成麾下的太子洗马。   此时的李建成身为太子,羽翼未丰,虽然有唐高宗太平的庇护,可是他的位置却并不稳固。   因为在彼时还有一个颇为耀眼的存在,这个人也就是秦王李世民。   自从晋阳起兵开始,李世民一路南征北战,可以说是辅佐李渊称帝的大功臣,而为了嘉奖他,唐高宗封他为“天策上将”,同时给予了李世民招募官员的权利。   李世民的声势浩大,民心、能力各方面都不输李建成,这份实力也引来了魏征的忌惮。   他几次劝李建成,话里话外都是要小心李世民,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一定要将李世民早早的支走,不然日后必成大患。   然而,魏征一语成谶。   至于魏征先前的谏言也吹到了李世民耳中,登基后,他又吩咐道“把那个叫魏征的官员给我带上来。”   李世民的表现,让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生怕魏征说话一个不注意,李世民就把他给砍了。   可就在所有人以为,魏征怕是要当场毙命的时候,问完话的李世民只是挥挥手让他下去。   这之后,在李世民执政的数十年时间里,魏征可谓是颇为耀眼。   但是魏征没有半点惧怕,他对李世民耳提面令的说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之后对于李世民做出的众多不合理事宜也予以反对。   毫无疑问,魏征的话是良言,可是没有哪个君王喜欢这样一个三番四次顶撞自己的臣子。几次气李世民都气的牙痒痒。   但是饶是再怎么被顶撞,李世民都颇为珍视这位老臣,甚至多次赞叹魏征是自己的镜子。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不同寻常的老臣,登记后的李世民轻徭薄赋,广纳建议,开启了大唐盛世。   而就在唐朝蒸蒸日上的同时,老迈的魏征躺在床上,将要油尽灯枯,然而这么多年来,魏征在朝中也得罪了不少人,更让他感到担忧的事情是,自己的子孙后代日后如果没有了自己,怕是要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得知魏征病重的消息后,李世民匆匆赶来,此时两人不再是君臣,倒像是不舍得老友。   看着满眼担忧的魏征,李世民哪里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随后许以魏征,让女儿衡山公主嫁入魏家的诺言。   衡山公主是何许人也,各种buff的叠加之下,她简直就是李世民心中最特殊的存在。   所以,李世民的这桩婚事,可谓是给与了魏征后人巨大的保障。   不久后,魏征在家人的哭泣中,安心的闭上了眼。   痛失老臣的李世民嚎啕大哭,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如果事情就止于此,魏征一生可以说非常圆满,可是偏偏意外发生了。   在魏征死去半年后,李世民的儿子,如同他当年一样发起了政变,意图逼宫造反。   而与此同时,参与这次事件的人,也正是魏征信誓旦旦举荐上来的。   一时之间,这位直臣在死后无意间卷入了皇位之争的风波之中。   可是命运就是那么无常,正当所有官员对魏家避之不及时,公元645年,在将魏征墓穴推倒的一年多后,刚带兵从高丽打仗归来的李世民在途中再一次想起了魏征。   此时,太子造反一事已明了,而大战之后未达目标的怅然若失,让李世民再次怀念齐了魏征的好。   所以,在回朝后,魏家再次迎来了李世民的重视,原先被推到的墓碑也立了起来。

0 阅读:38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