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战役的真实战况如何?这场战争究竟有多惨烈? 1946年,国共第2次合作破裂

蜀山史道 2025-04-21 09:48:23

涟水战役的真实战况如何?这场战争究竟有多惨烈?

1946年,国共第2次合作破裂之后,蒋介石大肆起兵发起内战。

次年5月,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张灵甫在孟良崮惨遭击毙,与此同时精兵集结,战功赫赫的整74师也死伤惨重。

在战后分析落败原因时,有人提出此次战败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涟水一战。

那么,涟水战役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而真实的战况又究竟有多么惨烈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对全世界公开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就此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落下了帷幕。

然而,消停的日子还没有过多久,蒋介石执政的国民党便不安生了,他们认为当时外患已除,便想要消灭共产党来夺得中国的政权。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了国共两党的双十协定,这就意味着两方的合作就此宣布破裂。

不久后,蒋介石下令进攻我国中原解放区,第2次内战随即爆发。

而当时江苏省作为我国华东一带的门户,守着此地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早在南北朝战乱时期,就曾有过守江必守淮的说法。

因此想要保住江东,就必须抢先一步夺取淮南淮北。

所以蒋介石在意识到此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战略意义之后,立刻起兵向苏中苏北解放区进行了猛烈的进攻,满腹野心的想要将华中野战军一网打尽。

而当时国民党与美国内外勾结,获取了大量先进的作战武器。相比之下,野战军的实力就略显逊色。

在内战持续了三个月左右时,国民党军队以绝对的优势将野战军逼迫到涟水一带地区。

蒋介石眼见着计划一步步得逞,便决定下一步大棋,那就是派国民党战斗力超群的整编74师进攻涟水,全面占领江苏一带解放区。

1946年10月,在抗战名将张灵甫的带领下,第3万国军赶赴涟水县同华中野战军决一死战。

得知风声的华中野战军立刻警惕起来,但大敌当前也只能紧急从宿迁沐阳一带地区集结兵力,硬生生凑够了23个团近7万兵力,来啃下国军74师这块硬骨头。

于是在国共双方军队第一次交战的过程中,张灵甫上来就是一个大动作,率领三个旅的士兵朝着城墙外的河堤猛烈开火,仅在两天之内就突破了三道河堤防线。

在万分危急时刻,华中野战军的六师师长王必成带领队伍同74师严磕死守。

而张灵甫根本不把这些兵力放在眼中,依旧保留着一个旅来做储备兵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必成所带领的6师死伤惨重。

直到10月28日,之前集结的华中野战军全部赶到后,6师才得以撤离前线。

之后野战军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击退了张灵甫的队伍。

当时蒋介石听到国军王牌队伍惨败的消息之后,大受震撼,并心有不甘,决定稍作休整,于11月底再次对苏北解放区发起进攻。

这一次为了稳打稳赢,他仅在涟水一线就派出了将近4万兵力,依旧由张灵甫率兵出击。

而张灵甫在吸取了先前战败的经验,巧妙运用了声东击西的战略,派出少部分士兵同野战军在城南交火,而自己则带领三个旅,从野战军防守力量薄弱的城西进攻。

仅在了半天时间内就连续将西、南两个城门一一攻破。最终在涟水二战持续了14天的时间,野战军迫于无奈只好撤离,国军攻下了涟水城。

在这一次战败之后,六师师长王必成一直心怀愧疚。

然而今在半年之后的孟良崮战役中,野战军原6师改编的6纵,又有了同国军74师交火的机会。而这一次师长王必成决定一雪前耻,带领队伍直接杀了个张灵甫的74师片甲不留。

不可否认,国军王牌74师的战斗力的确不可小觑,但是一次次的历史事实证明邪不压正的道理,即使过程极其曲折,但心向光明的一方,最终仍会走向胜利。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