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累计亏损10亿热点解读对于著名旅游景区从业人员来说,除了老天爷赏饭吃,还需要自己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升产品质量。
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桂林旅游的财报却“不及格”。2024年年报显示,这家老牌旅游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滑7.58%,净亏损超2亿元,近五年累计亏损达10亿元。
桂林坐拥漓江、象鼻山等顶级IP,2024年却陷入“游客增长、收入下滑”的怪圈。财报显示,其景区接待量同比增长5%,但人均消费同比下降12%。强制购物链条蚕食客单价、低价团挤压利润空间、二次消费项目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暴露出企业长期依赖门票经济的结构性缺陷。当游客用脚投票转向体验式消费时,传统景区的运营模式已显疲态。
社交媒体上,“桂林很美,但不会再来”的评论获得高赞。2023年文旅部通报显示,桂林全年涉旅投诉量居全国重点景区前三,强制消费、虚假宣传、服务缺失成为高频词。这种“挣快钱”的短视行为,不仅损害品牌价值,更触发监管风险——2024年广西开展专项整治,11家合作旅行社被吊销资质,直接冲击公司营收。
2023年短暂盈利却不幸是回光返照:沉浸式演出《桂林千古情》拉动夜间经济,高端定制游占比提升至15%。但2024年再度亏损,暴露创新业务造血能力不足。
当下旅游业已进入“内容为王”时代,张家界玻璃栈道、西安大唐不夜城等项目的成功,证明场景创新比资源禀赋更具竞争力。若桂林旅游继续困守“靠山吃山”的旧模式,恐难扭转颓势。
当Z世代游客追求“情绪价值”超越“到此一游”,当文旅融合从概念变为刚需,这家拥有43年历史的企业,亟需一场从运营思维到商业模式的彻底革新。
毕竟,山水之美,终究需要人文之善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