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巴佬”万斯暗示中国:如果不接受关税,就考虑战争。而国际关系学者高志凯,在昨天

吴能力聊意 2025-04-20 18:00:54

“乡巴佬”万斯暗示中国:如果不接受关税,就考虑战争。而国际关系学者高志凯,在昨天外媒上传的阿拉比亚电视台辩论中强硬警告美国:“敢摧毁中国,就摧毁美国!”

当美国副总统万斯用“乡巴佬”这种殖民时代的侮辱性词汇称呼中国人时,这场关税战已经从经济博弈演变成文明层面的冲突。

这个自称“铁锈带之子”的政客,一边享受着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仿佛在重演19世纪的炮舰外交。

但他显然忘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旧时代,当高志凯在阿拉比亚电视台掷地有声地说出“敢摧毁中国,就摧毁美国”时,这场较量的本质被彻底撕开——这是两种文明秩序的碰撞,是单边霸权与多极世界的终极对决。

万斯之流的傲慢源于对历史的无知。他们以为通过加征145%的关税就能迫使中国低头,却不知道这种“自杀式制裁”早在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中就已证明是饮鸩止渴。

当年美国将进口关税提升至59.1%,直接导致全球贸易萎缩60%,最终引发大萧条和二战。

如今特朗普政府重蹈覆辙,对华加征关税总额甚至超过1930年的水平,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不仅让美国农民破产、企业倒闭,更让全球供应链陷入瘫痪。当纽约时报用“鲁莽的实验”来形容这种政策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超级大国的黔驴技穷。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政客居然将关税战与战争威胁挂钩。万斯在福克斯新闻上暗示“考虑战争”,这种将经济问题军事化的思维,暴露了美国统治阶层的焦虑与无能。

他们无法接受中国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超越,只能用“技术盗窃”“军事威胁”等陈词滥调来掩盖自己的衰落。然而现实是,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已形成自主产业链。

当高志凯在辩论中展示这些数据时,美国专家的哑口无言,正是霸权逻辑破产的最佳注脚。

美国的战略误判还体现在对中国反制能力的低估。他们以为中国会像80年代的日本那样屈服于《广场协议》,却不知道今天的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1.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当中国对美关税提升至125%时,美国农业州的大豆堆积如山,特斯拉工厂因供应链断裂被迫停产,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让特朗普政府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更致命的是,中国在稀土、锂电池等关键资源上的垄断地位,让美国军工企业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F-35战斗机60%的含能材料依赖中国供应,这种结构性脆弱性,让战争威胁显得格外滑稽。

高志凯的强硬回应,本质上是对美国“极限施压”的破局。当美国前助理国务卿艾略特・艾布拉姆斯在辩论中抛出“核威胁论”时,高志凯用战争编年表无情揭露了美国的虚伪:自1950年以来,美国发动了200多次海外军事行动,而中国从未主动挑起战争。

这种对比让“中国威胁论”彻底破产。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制策略并非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通过“一带一路”构建新的全球贸易网络,用RCEP协议重塑亚太经济秩序,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略定力,让美国的关税大棒变成了空中楼阁。

这场较量的背后,是两种文明逻辑的碰撞。美国的霸权主义本质上是零和博弈思维的延续,他们将世界视为“丛林”,认为只有通过压制对手才能维持自身地位。

而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的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当高志凯在辩论中引用《道德经》“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时,他实际上是在向世界宣告:中华文明的智慧,早已超越了西方的霸权逻辑。

这种文明层面的自信,让中国在面对美国的霸凌时,既有“奉陪到底”的决心,也有“以柔克刚”的智慧。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场斗争远未结束。美国的技术鹰派正在推动对华“科技冷战”,试图通过芯片禁令、投资限制等手段遏制中国发展。他们甚至妄想通过“小院高墙”策略,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然而,这种逆势而动的做法,只会加速全球科技格局的多极化。当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成为全球科学家的新家园,当华为的5.5G技术被纳入国际标准,当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占领欧洲市场,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催化剂。

历史终将证明,万斯们的“乡巴佬”言论,不过是霸权衰落时的歇斯底里。而高志凯的强硬回应,则代表着一个文明古国的觉醒与崛起。

这场关税战的结局,不会是任何一方的全胜,而是全球秩序的重构。当“东升西降”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些还在用19世纪思维处理21世纪问题的政客,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0 阅读:113
吴能力聊意

吴能力聊意

每天分享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