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恐怖了!”安徽六安,男子驾车回老家上坟,刚把车子停到自家院子里,突然就射过来了一颗钢珠,打到了母亲头上,更让人害怕的是,过了十几秒钟,又一颗钢珠射了过来,车玻璃直接碎了!网友:“绝对熟人,不然不会第二颗。” 3 月 30 日清晨 6 点,安徽六安的薄雾还未散尽。 程磊(化名)驾驶着银色 SUV 驶入老家院子,母亲王秀兰念叨着 “别惊了先人”,话音未落,一声闷响打破寂静。 老人突然捂住右耳后方,指缝间渗出鲜血,踉跄着跌坐在地。 “妈!” 程磊冲过去的瞬间,第二颗钢珠划破空气,“砰” 地击碎汽车前挡风玻璃。 飞溅的玻璃碎片划过他的手背,在仪表盘上留下蛛网般的裂痕。 十几秒内接连两发攻击,让这个清明返乡祭祖的早晨,变成了惊悚现场。 在镇卫生院,医生从王秀兰头皮下取出直径 8 毫米的钢珠。 CT 显示她轻微脑震荡,所幸钢珠偏离要害部位。 程磊握着物证袋里的两颗钢珠,发现它们表面粗糙,还沾着些许泥土 —— 这显然不是普通玩具弹珠。 报警时,他反应称,看到钢珠坠落轨迹呈明显抛物线,“一定是有人躲在高处用弹弓或气枪射击!” 网友分析:“连续两发精准攻击,大概率是熟人作案,或者经过事先踩点。” 也有人质疑监管缺位:“弹弓、气枪管控松散,出事了才重视?” 警方调查显示,当地未发现近期弹弓、钢珠的异常销售记录,但在程家老宅百米外的废弃水塔上,找到了疑似射击点位。 希望警方能尽早找到凶手,给男子和其母亲一个良好的交代。 这起事件暴露出民用危险器具管理的困境: 一方面,气枪、弹弓在法律界定上存在模糊地带;另一方面,公众对其潜在危害认识不足。 2023 年,河南周口发生多起 “钢珠砸车” 事件,犯罪嫌疑人使用气枪随机射击过往车辆,造成 5 车玻璃损毁; 同年,江苏常州一名儿童在公园玩耍时被钢珠击中眼球,经鉴定为十级伤残。 公安部数据显示,2022 - 2024 年,涉弹弓、气枪的治安案件年均增长 18%,其中 “无差别攻击” 类案件占比高达 35%。 更令人担忧的是灰色产业链。 某电商平台曾被曝光违规销售 “增强型弹弓”,其发射动能远超安全标准;二手市场上,改装气枪零件通过暗语交易。 这些危险器具一旦流入不法之手,极易引发公共安全事故。 在追求便利与保障安全的天平上,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 无论是个人防护意识的提升,还是监管部门对危险器具的全链条管控,都不应停留在 “事后追责”。 在公共安全的防护网上,每一个漏洞都可能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中均使用化名) 创作来源: 大象新闻,《3月30日安徽六安,男子将小米汽车停自家院子里,被人用钢珠打碎天幕玻璃,当事人:妈妈头部也被击中》
“太恐怖了!”安徽六安,男子驾车回老家上坟,刚把车子停到自家院子里,突然就射过来
子焓
2025-04-20 16:29:52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