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2岁的金庸出轨23岁的林乐怡后,便提出离婚,妻子平静地说:“离婚可

老阿七说史 2025-04-19 13:08:05

1976年,52岁的金庸出轨23岁的林乐怡后,便提出离婚,妻子平静地说:“离婚可以,但有个条件就看你答不答应。”谁知,金庸听后,直接在未和林乐怡商量的前提下,便果断答应。 “你不要再打电话来了,咱们俩恩断义绝,我不想见你,你也不要关心我!” 对面的电话不带一丝留恋挂断,金庸无比叹息,前妻朱玫一直这样刚强。 当初金庸爱上了朱玫的雷厉风行,可是等到家中遭逢大变之时,曾经欣赏的刚强,在金庸眼中变味了,金庸开始在外寻求温暖。 两人缘尽于此,金庸充满了愧疚,朱玫跟自己患难与共,一起开创了《明报》的成功,但是最后却走到了死生不复相见的地步。 到底是从哪一刻开始变化的,金庸自己也分辨不清了,感情不如武功那样,一招一式毫不拖泥带水,金庸自己也身在迷局、为情所困之人。 《明报》创办十周年之时,金庸在纪念创刊的文章中,写满了对朱玫的温情,金庸的报业王国初具规模,朱玫为此跑前跑后。 两人时常因为工作发生争吵,郁结于心的金庸时常到咖啡馆散心,结识了年轻的侍应生林乐怡。 “你写稿赚钱也蛮辛苦的,不要多给我小费了。” 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林乐怡走进了金庸的心,金庸听到过许多对他成功的讥讽,大家都觉得他写的那些文章上不得台面,林乐怡却说出了不一样的话。 身份地位、年龄差距巨大的两人,在这间小小的咖啡馆成为了知己,金庸从此流连在林乐怡的身边,两人在外共筑爱巢。 对于金庸身上发生的转变,朱玫一无所知,她仍旧扮演着合格的妻子,每日给金庸送饭,为《明报》的发展出谋划策,尽心教养孩子。 当金庸的这段婚外情曝光时,朱玫感受到了背叛的冲击,两人风风雨雨几十年,却比不上横插一脚的温柔乡。 事已至此,金庸也只无法修补跟朱玫的感情,因此主动提出了离婚。这样破裂的结局,连朋友都无法理解。 朱玫是协助金庸创业的爱人,金庸的成功离不开朱玫的帮助,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非一般人能比。 林乐怡不过和金庸偶然相识,为何能让金庸一往而深,谁也不知道答案。也许就像金庸自己小说中写的那样,情不知所起,任是多少人说他们不般配,还是选择了顺应自己的心意。 朱玫从来不是低声下气挽回感情的人,金庸既然变心,她也没有留恋的地步。 “要我签字离婚,必须答应两个条件,从此之后我们互不相欠,一别两宽。” 朱玫说的毅然决然,金庸自觉对不住朱玫的感情,无论朱玫提出什么样苛刻的条件,他都愿意同意。 朱玫此时早已对两人的感情失望至极,提出的条件皆是为了现实考虑,首先是为自己,朱玫要求金庸支付一笔补偿金。 这事金庸哪有不应之理,就是朱玫不说,看在两人过去历经风雨的份上,金庸也想给朱玫照应。 “你要再娶,必须让那女人先去扎输卵管,保证以后不能怀孕,只有答应这个条件,我才同意离婚。” 这话一出,金庸也愣住了,他心里一时五味杂陈,心想朱玫一定恨透了自己,对于自己移情别恋无法释怀。 金庸当下就铜同意了这个条件,甚至没有想过问问林乐怡的意见。 朱玫的条件并非为了自己不满,而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考虑,金庸和朱玫有二男二女,孩子皆已长大,若是金庸有了新的孩子,两人的孩子一定会受到冷落。 两人离婚后不久,就传来两人的大儿子的死讯,朱玫和金庸伤心欲绝,儿子的死亡使得两人的关系雪上加霜。 朱玫断绝了跟金庸的来往,两人连普通朋友都做不成,偶然在朋友婚宴上相遇,朱玫也拒绝金庸送行的好意。 朱玫的后半生是在凄凉和孤独中度过的,跟金庸和林乐怡的琴瑟和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乐怡是金庸的红粉知己,她真心崇拜金庸的作用,迁就金庸的脾气,金庸说跟林乐怡的婚姻,算不上浪漫,但是能够陪伴彼此,也不算差。 参考资料:“我作为丈夫并不很成功”金庸的三次婚姻2013年07月02日13:32来源:北京青年报

0 阅读:1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