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14岁时,被舅舅卖到青楼。老板嫌弃她长得丑不要她,没想到,她却跪下求着老板

史说畅谈呀 2025-04-19 10:39:04

潘玉良14岁时,被舅舅卖到青楼。老板嫌弃她长得丑不要她,没想到,她却跪下求着老板留下她,她要当烟花女子。

潘玉良就这样被卖到了青楼。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父母在她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去投奔舅舅。但她的舅舅不学无术还沾染了很多坏习惯,一不顺心就对潘玉良拳打脚踢,这样的日子让潘玉良时刻想着逃离。

在她14岁的时候,舅舅因为欠下很多债,就把潘玉良卖掉来抵债。

潘玉良就这样成了烟花女子,但她实在是长的太丑,没人翻她的牌子,反而因祸得福保住了清白。

虽然样貌不咋地的潘玉良,学习吹拉弹唱却很有天赋。到17岁时,她因为才艺出众,在青楼里小有名气。但是她知道,在这种地方,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有出头之日,骨子里的自尊时刻提醒她要离开这里。

机会终于来了。

那一年,潘赞化是新任盐官,第一次来芜湖,盐商们为了讨好他,就叫了几名姑娘作陪,安排潘玉良唱曲。潘玉良唱了一首《卜算子》,潘赞化听得入迷。

歌罢,潘玉良准备离去,却被潘赞化叫住交谈了几句,言谈之中潘赞化感受到这个风尘女子竟有高洁的心灵,心中不禁有些尊重她。

潘赞化的无心之举却引起了盐商们的猜测,如果将这个女子赠给潘大人,以后办事情肯定就方便了。

当天晚上,潘玉良就被扭送到了潘赞化的门外,可潘赞化拒绝了她。盐商们还是不死心,以为潘赞化放不开,于是,第二天又安排潘玉良陪潘赞化游玩。

一路上,潘赞化给她讲芜湖的历史故事,他的智慧与胸怀,让潘玉良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敬与温暖,一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夜幕降临,潘赞化派人送她回去,潘玉良跪倒在地哭着说:求求你,留下我。

潘赞化花重金将她赎出来,之后又不顾世俗眼光,纳她为妾。感恩于潘赞化,她将自己的姓改成潘。

平时,潘赞化一有时间就会教她读书写字。偶然的一次,他发现潘玉良很有画画的天份,就为她请来上海美术专科教师洪野来指点潘玉良。洪野对她的先天的禀赋和灵性很欣赏,建议她去考上海美术专科学院。

因为她的出身,被学校拒之门外。洪野为了她,去找美院的校长刘海粟据理力争,终于让她成为美院的学生。可是,因为她对画画过于投入,闯了祸。

当时,她在公共浴池洗澡,忽然找到灵感,就在浴池的一角练习人体动态素描,在当时礼教森严的民国,她的这一过于开放的行为引起了众怒,大家将她撵了出去,并将她打了一顿。

潘玉良干脆在家中关好门窗拉上布帘,对着镜子,褪去自己的衣服,看着镜中的裸体,开始作画。这幅画作让她成为了优秀的毕业生,但是世俗觉得她有伤风化,并不能接纳她的艺术行为,迷茫之际,刘海粟建议她去法国发展。

可是,去法国就必须离开她深爱的潘赞化,她很难抉择。尽管不舍,潘赞化还是支持爱人去追求热爱的事业,于是,又为她争取来去法国留学的机会。

大爱无言。

在法国的这些年,潘玉良越来越优秀,但他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潘赞化。潘赞化为了不让她吃苦,一直不间断地给她邮寄生活费,竭力的给她爱与保护。

潘玉良学成归来,上海美专请她当老师,中央国立美术学院请她当教授,她的画展也办了一次又一次,次次都是爆满。

甚至连徐悲鸿要看画展,也要提前一天排队。徐悲鸿说:“当时的中国画坛,能够称得上画家的人不过三人,其中一个就是潘玉良。”

她有两幅画非常惹人注目,一幅叫《人力壮士》,另一幅叫《大中桥畔》,这两幅画都蕴含着抗击日寇的含义。

然而,在画展上出现了让人愤怒的一幕,《大中桥畔》被人用刀子划出了几道长长的口子,《人力壮士》也遭到破坏,破坏者还留下了“妓女对嫖客的歌颂”的肮脏字样。

这次画展给潘玉良的打击很大,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件接一件。

潘赞化的大太太来了,要她去问好请安。大太太阴阳怪气地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主小婢,不要以为当了教授就可以和我平起平坐。赶紧跪下给我请安。

潘赞化不忍心她受委屈,又安排她去欧洲留学。临别前,潘赞化送给她一块怀表做纪念。

不曾想,这一别,竟是永别。

因为战争的缘故,她这一走就是40年,期间,潘赞化因病逝世。潘玉良陷入了巨大到了悲痛之中。

1977年,潘玉良因病在巴黎去世,临终前她向好友留下遗言:

“将所有的东西都带回祖国,交给赞化的子孙们,还有那张自画像,也带回去,就算我回到了祖国……”

潘玉良嫁给了潘赞化,有了依靠,完全可以过一些悠闲舒适的生活,可是她偏偏要努力向上,变得更强。一步一步完成了从青楼妓女到绘画大师的人生升级。

而一个追求自我成长的女人,永远是迷人的。就像潘赞化一样,他爱了玉良一辈子,呵护了她一辈子。

也许你不满意自己的出身,不满意自己的容颜,也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但是,未来的路还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可能性,当年在芜湖卖唱的小雏妓,又怎会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享誉中外的绘画大师呢?

只要自己不放弃,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0 阅读:235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