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炸锅!巴空军参谋长访华豪购歼-35,竟盯上中国六代机研发线? 中巴“科幻级军购”震动新德里。
要说巴基斯坦这次访华,场面确实不小。巴巴尔上将不仅见了国防部长董军,还跟好些军方高层深入交流。 双方重点聊了深化军事合作的事,特别是已经搞了14年的“雄鹰”联合军演,现在都成南亚地区军事合作的招牌了。 不过最让印度媒体坐不住的,还是巴基斯坦媒体自己爆出来的猛料。 据说巴方这次带了份“购物清单”,想要买40架歼-35战斗机,还要预定中国正在研发的六代机。
其实巴基斯坦空军惦记这飞机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2020年两国就签过合作备忘录,说是要在巴基斯坦本地组装部分电子设备。 这次巴巴尔上将过来,就是要落实具体采购合同。 按照巴基斯坦“共鸣”新闻网的说法,他们想当歼-35AE(外贸版)的第一个海外用户,首批飞机明年就能到手。 不过这事也没那么简单,毕竟中国自己的歼-35还没大规模量产,好多部队还在用三代机呢。 按照中国军售的老规矩,自家部队换装完了才会考虑出口,所以就算现在签了合同,巴基斯坦想马上拿到飞机也不太现实。 但真正让印度媒体跳脚的还是六代机的事。
印度IDRW军事网站说得有鼻子有眼,说巴基斯坦已经看过中国两架六代机原型机,一架是空战型,另一架是战斗轰炸型。 还有巴基斯坦军方人士放风,说要是能拿到这些飞机,在南亚就能横着走了。 毕竟印度现在最先进的阵风战斗机也就是四代半水平。 这话说得印度网友集体破防,在社交媒体上吵翻了天,有说中国搞技术倾销的,有骂政府军购不力的,还有嚷嚷要赶紧找美国买F-35的。 不过咱们得冷静看看实际情况。中国的六代机到底发展到哪步了?
虽然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但官方从来没正式承认过型号和进度。 参考歼-20从首飞到列装用了7年时间,就算中国现在真有六代机原型机,到2030年能不能量产都是问题,更别说出口了。 再说六代机这种国之重器,涉及人工智能控制、高超音速飞行这些尖端技术,就算要出口也得先过技术保密这关。 印度媒体自己都承认,现在连他们自家研发的五代机AMCA都还停留在图纸阶段,这时候炒作中国六代机出口,多少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 其实巴基斯坦自己也知道这事难度有多大。
看看他们的军费就知道——全年76.4亿美元,还不到印度军费700亿美元的零头。 这些钱要养着60万陆军防备印度,还要维护现有的枭龙、歼-10CE机队,剩下的钱买五代机都紧巴巴的,更别说烧钱更狠的六代机了。 美国F-35每小时飞行成本4万多美元,就算中国飞机便宜一半,巴基斯坦也未必供得起。 所以巴方这次提六代机,更多是给印度上眼药,顺便探探中国的口风。 说到中巴军事合作,确实有自己独特的节奏。 从最早的歼-6、强-5,到后来联合研制的枭龙,再到现在的歼-10CE,中国给巴基斯坦的装备向来是“够用就好”。
这次突然跨代升级要买六代机,其实不符合两国军贸的传统。 不过仔细想想也有道理,印度这些年从法国买阵风、从俄罗斯升级苏-30MKI,还在跟美国谈F-35,巴基斯坦要是没点超前布局,空中力量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中国这边态度也挺有意思。国防部长董军在会谈时重点提了“优先满足本国需求”的原则。 这话明摆着是说给巴基斯坦听的,好东西我们自己还没用上呢。 不过话也没说死,毕竟中巴关系摆在那儿,要是真到了技术成熟、产能充足的时候,卖几架给巴基斯坦也不是不可能。 就像当年歼-10CE出口,也是等解放军自己列装得差不多了才放行。
现在最焦虑的其实是印度。 别看他们嘴上说着“中国六代机2030年交付不现实”,私下里肯定在加紧打听消息。 印度军事专家最近集体加班,有的说中国六代机用了等离子隐身技术,有的传能用激光打无人机,还有说能指挥无人僚机群作战的,越说越邪乎。 搞得印度空军赶紧出来表态,说他们五代机项目进展顺利,六代机研发也已经启动。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印度连光辉战斗机都搞了30年,六代机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这场围绕六代机的博弈,背后其实是南亚战略平衡的较量。 巴基斯坦想用技术代差弥补数量劣势,印度拼命维持现有优势,中国则在战略伙伴关系和自身技术安全之间找平衡。
别看现在三方嘴上热闹,真正要看到六代机在南亚上空飞,至少还得等十年八年。 到那时候,说不定印度自己都搞出五代机了,这场空中竞赛又要进入新回合。 说到底,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不是买白菜,既要看钱包厚度,也得看工业基础。 巴基斯坦这次放风要买六代机,更多是种战略试探——既测试中国的技术突破程度,也试探印度的心理承受底线。 而中国作为装备提供方,既要维护“巴铁”的国防需求,又要守住核心技术优势,这个分寸拿捏可不容易。 至于印度媒体的大呼小叫,咱们就当看个热闹,毕竟真正决定南亚天空归属的,从来都不是几架飞机,而是综合国力的长久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