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上级让八路军军区司令员邢仁甫前往延安学习,邢仁甫干的坏事太多,担心遭

历史勘探者 2025-04-17 19:08:44

1943年,上级让八路军军区司令员邢仁甫前往延安学习,邢仁甫干的坏事太多,担心遭到清算,非但不敢去,还杀了组织上派来的黄烨!

邢仁甫时任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司令员。

这时候,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日军经常调动大批兵力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在日军的扫荡和封锁下,根据地的物资十分紧缺,包括副总指挥彭德怀在内的许多八路军指挥员,日子过得十分节俭,从不铺张浪费,邢仁甫是一个例外。

这家伙简直就是八路军的败类。

面对日军的扫荡,邢仁甫为了自身安全,就让人在海边给他找了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让战士们在岛上给他修筑后方基地。这个所谓的后方基地修好后,邢仁甫就带着亲信躲在这个荒岛上大吃大喝。

邢仁甫原本已经有一个老婆和三个孩子,不过他还是不满足,一次,邢仁甫看到八路军宣传队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战士,就强迫让她当自己的小老婆。

为了讨小老婆欢心,邢仁甫不惜挪用军费,甚至还让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天津给他购买金银首饰。

冀鲁边军区的战士都十分不满邢仁甫,有的还向上级告他的状,上级就给邢仁甫派了一个副司令员,这个副司令员名叫黄骅。在八路军中,黄骅是出了名的节俭,自从入伍以来,他坚持和战士们同吃同喝,战士们吃什么他吃什么,从不开小灶,从不搞特殊。

黄骅结婚的时候,有战士提议给他做一身新衣服,黄骅摇了摇头,说不必如此,结婚当天,他穿着和平时一样的衣服。上级知道黄骅的情况,这才把他派到了冀鲁边军区,希望黄骅可以纠正这里的不正之风。

来到冀鲁边军区后,黄骅开始整顿军纪,看到身为军区司令员的邢仁甫竟如此铺张浪费,黄骅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多次批评邢仁甫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

渐渐地,黄骅就在冀鲁边军区建立了很高的威信,在许多人眼里,他比军区司令员邢仁甫更可靠。

邢仁甫见黄骅只来了几天,威望就比他高,心里十分不满,他对黄骅既嫉妒又怨恨,不仅屡教不改,还多次在冀鲁边军区散布谣言,说黄骅的坏话。

1943年5月,上级让邢仁甫到延安党校学习,冀鲁边军区司令员由黄骅暂时担任。

组织上想给邢仁甫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可邢仁甫不这么想,他认为,肯定是黄骅在背后捣鬼,他干了这么多坏事,要是去了延安,肯定会遭到清算。

邢仁甫越想越害怕,说什么也不敢前往延安,只好找各种借口拖延时间。但邢仁甫认为,一直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他想了想,决定杀了黄骅。

于是,邢仁甫叫来了自己的亲信,说:“上面让我前往延安学习,实际上是撤我的职,你们想想,我要是走了,你们好比没娘的孩子,日子肯定不好过。”

邢仁甫的亲信跟着他干了不少坏事,听到这话,他们顿时慌了,连忙问道:“司令员,那怎么办?”

“依我看,把他杀了吧!”邢仁甫恶狠狠地说。

几个亲信都知道邢仁甫说的“他”是谁,一时间有些迟疑,但他们知道,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于是,他们开始密谋刺杀黄骅的计划。

1943年6月30日,黄骅和几个干部正在开会。

那天,因为外面下起了大雨,屋内的光线比较暗,作战地图和资料上的内容都看不清楚,黄骅见状,就让警卫员去找煤油灯。警卫员认为,黄骅开会的地方是根据地,还是比较安全的,就出去找煤油灯了。

警卫员走后不久,邢仁甫的亲信周云峰在屋外打了一声报告,黄骅还没有回应,他就走了进来,周云峰询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但他的眼睛一直在观察屋内的情况。黄骅总感觉周云峰今天有点不对劲。

就在这时,邢仁甫的另一个亲信冯冠奎带着几人冲了进来,对着屋内一顿扫射,黄骅来不及反应,就被几颗子弹击中了要害,当场牺牲。寻找煤油灯的警卫员听到枪声,第一时间跑了过来,结果与周云峰、冯冠奎等人碰了一个正着,也被他们开枪打死了。

黄骅遇害的消息传开后,直接惊动了肖华、罗荣桓甚至是远在延安的毛主席,因为这起事件的性质实在太恶劣了,黄骅是死在根据地,死在自己人手里。

为了查清楚真相,肖华亲自来到了冀鲁边军区,一番调查后,他查到了杀死黄骅的周云峰和冯冠奎。

冀鲁边军区的人都知道,周云峰和冯冠奎是邢仁甫的亲信,黄骅的死,肯定和邢仁甫脱不了干系。

邢仁甫没想到杀了黄骅,会惊动这么多人,他知道事情早晚会败露,到时候他肯定难逃一死,这一刻,邢仁甫怕了,也有些后悔。于是,邢仁甫就带着亲信投靠了国民党,后来又向日军投降,当了可耻的汉奸。

日本投降后,邢仁甫化名罗镇,跑到了天津,为军统天津站办事,后来还当了军统天津站少校一级组长。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邢仁甫见势不妙,本想逃跑,但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就把他抓了起来,送到监狱中关押。

后来,其他参与杀害黄骅的凶手也一一落网。

1950年,邢仁甫和他的同党都被枪毙了。

0 阅读:52
历史勘探者

历史勘探者

老鹿历史勘探,聊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