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历史上曾经是森林茂密的地方。大兴安岭南段,也即是现在西辽河的上游一带,这里现在基本上就是沙漠,以及部分草原。走在这里,看到的基本都是荒凉的景观。但这些地方却出现了红山文化,东胡、乌桓、契丹等民族的发祥地。如果这里历史上是荒漠,那这些民族必然不会生活在此。 根据《东北历史地理简论》一书的介绍,大兴安岭南段在古代都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之地。人们通过对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分析,发现这里的动物基本都是东北山地森林动物,宋代的《地理图》在西辽河上游标记了松林符号。《契丹国志》记载这里“少人烟,多林木”。明朝,这里是“地皆松,号曰潜千里松林”。永乐帝北伐时,看到的是“树林蓊郁,宛如村落,水边榆柳繁茂”的景象。 直到清朝,这里还有大片的森林分布。但到了近代,这里的森林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首先是清朝末期推行“移民实边”,大量的移民来到东北,对森林进行了大规模的砍伐。其次是日本侵占东北后,大规模砍伐森林来修建铁路。 在民国时期,西辽河上游的千里松林已经消失了。大部分地区山岭光秃,土地不断沙漠化。于是乎,就出现了大片的沙漠。
汪峰真是够大方!这次森林北参加西双版纳泼水节,最眼前一亮的不是她的高颜值,而
【71评论】【140点赞】
守候孤单
砍伐林木最严重的到底是什么时候敢不敢直说
从南到北 回复 04-19 10:34
你太公要吃饭没钱买煤把山上树全砍了,现在用煤气山上树没人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