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放足手术是将变形的脚骨与肉剥离,再把蜷曲的脚骨拉直,拼出正常的脚掌。由

寻墨阁本人 2025-04-17 15:53:55

民国时期,放足手术是将变形的脚骨与肉剥离,再把蜷曲的脚骨拉直,拼出正常的脚掌。由于每次手术只能恢复一二脚趾,所以整个手术得要做好几次才能完成,且由于手术不成熟,风险极大,搞不好会有死亡危险,所以缠足的妇人虽多,却很少有人做这个手术。

然而,有个30岁的妇人,虽疼到剜骨锥心,目眦欲裂,却在做完放足手术后哈哈大笑。

这个妇人可了不得,她之所以坚持放足,是为了行动自由,好为父报仇,而此时,距离她父亲去世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

妇人名叫施谷兰,她的父亲施从滨早年是北洋将领,由于能征善战,后得张宗昌器重,成为麾下名将。

施光滨厌倦了军阀之间你争我斗,再加上张宗昌丧尽天良,欺压百姓,渐生不满的施从滨傅了有退隐之意,几次提出解甲归田,但都遭到了拒绝。

毕竟,在张宗昌看来,施从滨人虽迂腐,打仗却是好手,当时正和直系军阀孙传芳兵戎相见,于是在他的大忽悠下,施从滨又带着部队上了前线。

孙传芳也很欣赏施从滨的作战能力,他在打仗前几次三番以高官厚禄策反他,但施从滨不仅不为所动,还把孙传芳骂了个狗血喷头,气得孙传芳直骂娘。

可惜张宗昌却不是个好主子,当施从滨深入敌军时,张宗昌没有及时调派增援部队,导致孤立无援的施从滨战败被俘。

自古虽有不杀俘虏的规矩,可孙传芳为了泄恨,不顾旁人劝阻把他杀死,还把他的头割下悬在火车站前,以此作为对他的羞辱,孙传芳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一举动,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要杀孙传芳的人,是施从滨的长女。

施传滨是开明的父亲,他不仅很疼爱施谷兰,还教她学骑马射击,并请私塾先生教她识文学字,后来还让她就读于天津师范学校,接受了很多新思想。

施谷兰认为,父亲作为手下败将被杀,无可厚非,但杀后还被割下头颅示众,这就是对父亲的羞辱,所以——她立誓要报杀父之仇。

一个弱女子想杀孙传芳,简直是无稽之谈。

考虑到自己只是个弱女子,施谷兰决定从家族里培养一个男人来完成报仇大业。

很快,施谷兰选中了刚从军校毕业的堂哥施中诚。

早年丧父的施中诚,一直得施从滨抚养,所以施从滨于他有养育之恩,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施谷兰对他寄予了厚望。

施谷兰为了培养施中诚,亲自去找张宗昌谈条件,一是为母亲争取了一笔可观的养老金,二是送两个年幼的弟弟到国外读书,三是让施中诚做团长。

张宗昌满口答应,于是才从军校毕业的施中诚被任命为团长,不久后又屡得升迁,一直升到了烟台警备司令,可在得到荣华富贵后,施中诚却迟迟不肯履行报仇的约定,反而劝施谷兰放下仇恨,寻一户好人家结婚生子。

看到堂哥出尔反尔,施谷兰气得咬牙切齿,果断和他绝了往来。

随后,施谷兰又想通过婚姻,让丈夫替她报仇,而当时想娶她的人正是施靖公。

施靖公早年曾在施从滨手下当兵,如今在阎锡山的部队里也只是个低级军官,在他答应替其报仇后,施谷兰终于和他成婚,并助他在军中平步青云。

没想到一晃7年,孩子生了2个,施靖公也升任旅长了,但他只是百般推诿,根本不打算兑现承诺。

再次被辜负的施谷兰一怒之下,抱着2个孩子回到天津娘家。

这时她才意识到,男人的嘴,哄人的鬼,想要报仇,还得自己亲自来。

于是,施谷兰为明报仇之志,改名“施剑翘”,随后她又不顾疼痛,坚决到医院放了足。

通过弟弟的同学买到手枪和子弹后,施剑翘每日苦练枪法。

此时已经下野的孙传芳,也隐居于天津,于是施剑翘每日四处打听他的线索。

好巧不巧,施剑翘的儿子和孙传芳的孙子正好就读于一所幼儿园,于是施剑翘通过跟踪,查清了孙传芳的生活起居和作息时间。

这日,孙传芳来到佛堂听经时,施剑翘已经早就坐在了他附近。

原来在这之前,施剑翘以“董慧”的化名,早已摸清了孙传芳有专门的位置及佛堂的环境。

就在众人闭目诵经时,施剑翘突然拔出手枪对准孙传芳的后脑勺连开3枪,在确认孙传芳被击毙后,她将写着为父报仇的传单抛给众人,并前往警察局自首。

原本杀人偿命,但孙传芳恶名在外,因此民众不仅对施剑翘非常同情,还认为她是为民除害,所以社会各界纷纷为她请愿,希望政府能对她法外开恩。

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原本追求公正的司法部门在政府的干预下,只得宣布赦免了施剑翘,而这时施剑翘在狱中才住了10个月。

此后,施剑翘致力于教育事业,后来又不遗余力投身革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她还为建设国家而奔忙。

有意思的是,施剑翘从不提及她刺杀孙传芳的细节。

也许于她而言,杀孙传芳只为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这是私仇,于国于民并无关系。

0 阅读:37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