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说,毛主席一向主张孩子们独立生活。 她讲到:虽说我离开中南海,离开爸爸家,离

历史无止境 2025-04-16 21:59:26

李敏说,毛主席一向主张孩子们独立生活。 她讲到:虽说我离开中南海,离开爸爸家,离开爸爸,是实属无奈,爸爸从心里讲是舍不得让我走,哪位老人不想儿女绕膝呢?但爸爸对我们的爱,不只看眼前,他从长计议,要我们接触社会,接触群众。将来能自立于社会,就必须早早独立生活,靠在他的大树底下生活的日子是不能长久的。最后,尽管爸爸也心痛,心里也不愉快,还是忍痛同意我离开家,像普通人一样,开始过上独立的生活。

这样的“苦”日子不好过,可当我看看我的左邻右舍,我发现他们也都一样,一些跟我年龄相仿的,她们也并不是一开始什么家务活都会做,都能做,也是吃过“苦”头的。现在她们不是把家料理得挺好,生活安排得有序,饭菜做得也挺香吗!我向她们学习,总有一天我也会像她们一样,有条不紊地、顺顺当当地挑起家庭主妇的重担。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我能做到,我时时这样鼓励自己。

有一次回到中南海见到爸爸时,爸爸高兴地望着我笑。他上下打量着我,良久没有说话。 “坐,坐。”爸爸对我说。 “您看什么呀?”我边坐边问爸爸。 “看看我的娇娃长大了没有?看看我的娇娃长本领了没有?”爸爸笑笑说。 “我学会了做饭,学会了炒菜。”我也挺高兴地对爸爸说。 “好,好。靠我不行。靠自己的双手什么都能办到。”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爸爸说完又乐呵呵笑了起来。

我想,这可能是爸爸对我的独立生活的试卷评分吧!为此,我也感到满意,因为我没有辜负爸爸对我的教导与期望。 1965年,爸爸曾一再对我们提到:“干部子弟是一大灾难。”当初我是怎么想也悟不出这句话的深远含义。我想,生在干部家庭的子女,就称为干部子弟,无非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好一些,生活条件优越一些。吃的、穿的、住的都无须自己发愁,因为他们的父母有薪水,他们靠父母的工资养活。工人、农民子弟,相对来讲,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差点,与我们相比,可以称为“苦”点,可是我们怎么就是“一大灾难”呢?

当独立生活之后,我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在爸爸的身边时,虽然我们都被爸爸“赶”到大食堂吃饭去了,但仍然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工农子弟却朝夕生活在劳动群众中,劳动者的优秀品德,他们是耳濡目染,他们早早就跟在父母的身前身后,参加了力所能及的劳动,早早就懂得了生活,并且学会珍惜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理儿。

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他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在自己生日的时候也主张从简,即使是饭菜掉在了地上,他也是拾起来吹一吹上面的灰,照吃不误……

1951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58岁的生日。这天下午,毛泽东特意叮嘱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全国都在搞节约,反对浪费,你们去告诉厨师,我吃的饭菜也要节俭,也不可以浪费!”晚上,毛泽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饭桌上只有简单的米饭和4小碟素菜,没有肉。吃饭过程中,有一粒米饭掉在了地上,毛泽东弯腰捡起来放进了嘴里。

1952年4月中旬,毛泽东开始到新六所办公,江青也在那里。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时,毛泽东将掉在地上的一小片萝卜用筷子夹起来,吹一吹灰土又放进嘴里吃了,女儿李敏、李讷见了想说什么,却听江青说道:“主席,不是我说你,那么一小片萝卜算什么,你节约我不反对,可你这样不讲卫生,总改不掉老农民的坏习惯不好呢!”

毛泽东瞪了江青一眼:“我就是老农民的儿子,没得办法哩!”江青见毛泽东不高兴了,也就不再说什么,而坐在饭桌旁陪着大人一起吃饭的李敏、李讷姐妹俩也只是看着、听着,谁也不多说一句话,内心却起了波澜。原来,毛泽东就是这样通过潜移默化来教育她们要勤俭节约,不要浪费饭菜。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历史无止境

历史无止境

喜爱历史的小伙伴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