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细读王充(27-97)的「论衡.谈天篇」
会发现王充其实非常注重引文的出处,几乎所有的引文都有具体的书名或者人名,但唯独提到「儒」的地方,要么是儒书,要么是儒者
这代表这些地方必然是被篡改了
原文很可能是有具体的人的名字的,比如类似「邹衍之书」被篡改成了「儒书」(图一),「邹衍曰」被篡改为了「儒者曰」(图五)
也就是原来这里的人名必然是被儒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把他的名字整个给销毁了....不让后人知道
另外,从王充此文中可以看出,其实邹衍(前324-前240)所说的「方今天下在地东南,名赤县神州」(图四) 这表明至少在战国末期,中国古人肯定已经遍访欧亚大陆了,并且绘制了欧亚大陆地图,知道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
并且至少在战国末期,古人就自称这里是「赤县神州」,赤,自然就是红的意思,火红🔥 神州,的确也不虚此名,经过我们历史考察,中华文明的确堪称神级文明,没有之一
但是王充否认邹衍,这说明什么?
说明东汉时期,科技和知识其实比邹衍时期的确落后了许多,中华文明被人为降级过一次
另外,王充也大篇幅的分析了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练五色石以补苍天天,以及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应该不是真的。我同意他的看法,但这些很可能是一种传说,就像大洪水的记忆一样,上古时期应该发生过很严重的地震,以及人们要解释陆地为什么在海中,或者地球为什么自转有倾角....当时的解释应该就归因于共工怒触导致地震和天地倾斜,而大地由巨鳌之足承托可以在大海之中
这其实恰恰说明上古的中国古人已经非常细致的观察自然,发现了这些问题,产生了困惑,开始寻找答案 !
我们说,这显然是文明的开端,即人开始对自然现象有了好奇,希望探寻背后的原因,而非被动的顺从
最后,还有几点值得关注的:
1. 王充的论衡还是倡导天道的
2. 东汉时候,人们认为女娲是人,是圣人
3. 「禹本纪」中就记录了黄河出昆仓,而且昆仓有玉泉,华池...
我们说,大禹时期,恐怕真的已经遍访了青海,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了,这里写的其实是真的
在我们之前考察古代地图的时候,就发现「古今與地图」中就记录「武帝览古图书,知河出昆仑,遂开西域」
也就是说,实际上汉武帝是看到了一份古地图,知道其实中国原来的地界非常大,早已出了西域,而且还绘制了地图,只是张骞根本没有到昆仑和祁连山,自然看不到这些玉泉和华池了
这也能解释为何秦始皇修兵马俑的时候,会用波斯人和库尔德人
汉代的科技的确是比先秦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