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很难吃到国际地缘的红利。当俄乌冲突硝烟渐淡,俄罗斯市场还是中国企业的广阔蓝海么?随着国际品牌可能的回归,中国汽车品牌正迎来在俄罗斯市场的至暗时刻。 2025年以来,俄罗斯汽车市场销量整体下挫。2025年3月的俄罗斯汽车市场销量前十,有中国血统的拉达、Belgee和一众中国品牌全部销量下跌。跌幅最大的吉利和长安都在60%左右,拉达也下跌了超过36%。销量第10名是重返俄罗斯市场的韩国现代起亚solaris,同比暴涨近800%,这也被视为俄罗斯汽车市场生变的风向标。 2024年,超过100万辆中国汽车销往俄罗斯市场,市占率接近70%,对此,俄罗斯方面准备出台政策遏制中国汽车的海量涌入,比如征收高额的回收费等。 韩国企业当年通过保留回购权进行了巧妙的战略撤退,从而保留了后手,如今已经开始重建俄罗斯汽车市场的韩国汽车供应链,现代起亚有望拿回之前高达16%的俄罗斯汽车市场占有率,甚至更进一步。 这既因为中国汽车品牌未能在2022-2024年的窗口期稳稳拿住俄罗斯汽车市场,反而爆出不少负面新闻,比如生锈严重等;也因为俄罗斯近期的产业政策暗地里给予了重新归来的韩企以不小的优待——在俄罗斯官方看来,这并不是对东方盟友的背刺,而是他们的正常选择。 俄罗斯消费者和商家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普遍对国际品牌的回归报以期待,中国品牌并非不好,但经销商并不适应中国品牌的严苛利润和过于细致的考核指标,相比之下,做惯了俄罗斯和中亚生意的韩国企业所开出的条件显然更优厚,而消费者而乐得多一些选择。 与汽车市场情况类似的还有家电与移动设备市场,韩国企业均已悄然返回俄罗斯并逐渐有大动作,上述领域的中国品牌将面对压力。 韩国企业已经重返俄罗斯市场,日本企业、欧洲企业、美国企业还会远么? 从体量、消费观念等角度看,俄罗斯市场有其特色,也因为特殊的地缘、地理因素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是中国企业理想的拓展地。 曾经的中国倒爷让俄罗斯市场又爱又恨,也深度伤害了中国商品的品牌力,虽然中国汽车品牌如今的产品力已有相当的保障,但“向西看”已经刻进俄罗斯的基因,对方固有的偏见,可能让中国企业多年深耕的俄罗斯市场再度投回日韩、欧美企业的怀抱。
喘过气来的俄罗斯,立马打压中国汽车,连一分钟都不肯等待。去年年底,俄罗斯突然宣
【178评论】【1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