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3岁男子疑因思念亡妻殉情#登上热搜。#该如何走出亲人离世的阴影

钱江晚报 2025-04-16 00:27:21

近日,#33岁男子疑因思念亡妻殉情# 登上热搜。 #该如何走出亲人离世的阴影# ?潮新闻曾经就此问题于2023年采访过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专家廖峥娈。以下是廖医生的建议:

“有些人在亲人刚离世时,不会嚎啕大哭,甚至不会掉眼泪,外人甚至觉得,他过于平静。其实,这不是平静,是他没接受现实。”在廖峥娈看来,这个阶段,表现得越平静,越有风险,“他其实是主动切断了和现实的链接。”

对多数人来说,震惊的阶段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两三天左右。当他接受现实后,就会进入另外一种情绪:痛苦、气愤、孤独、不甘,以及自责,甚至产生负罪感。

“这个阶段,情绪会爆发出来,大哭、捶胸顿足,默默流泪都会有。”廖峥娈 说,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不等,有人要经历两三个月,有人经历半年,也有人可能三四年都难以走出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多数人半年左右会走出痛苦期,如果走不出来的,极有可能发展成抑郁状态,需要及时心理干预。

作为心理医生,廖峥娈表示,丧亲反应中,家属能哭诉出来,情绪爆发其实是个好的迹象,最怕的就是表面看着很冷静,没有什么情绪反应的。

廖峥娈建议,这个时候,身边的亲人、朋友可以多做陪伴,这个时候不妨引导他回忆逝者,甚至可以复盘事情本身,“这样做是为了给当事人的情绪找一个出口,让他释放、和发泄。这种释放和发泄越早越好,积攒的时间越久,风险越大。”

廖峥娈解释,所谓的风险就是,当事人会出做出自杀等极端行为。

而能够从痛苦阶段走出的人,会进入恢复期,慢慢对亲人的离世释怀,最后逐渐开始新的生活。

“亲人的突然离开,这个打击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身边的人一定要多陪伴,多关注当事者的情绪,可以让他发泄、倾诉,如果流露出极端的想法,也要引导他慢慢说出来。尽量要避免看似冷静的沉默。” 廖峥娈说,“如果长时间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走出,要尽早到心理医生处寻求帮助。” (潮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杨陶玉) #家属回应男子思念亡妻无法释怀去世#

0 阅读:12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