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玲珑金矿的矿工们在日军的重重压迫下艰难求生,一天,一名工人因劳累而停

文史记叙录 2025-04-16 00:18:10

1945年,玲珑金矿的矿工们在日军的重重压迫下艰难求生,一天,一名工人因劳累而停下脚步,另一名矿工心中一紧,随即冲向驻扎的日军,慌忙叫道:“太君,他干活的不好,良心的坏了!”

1939年3月,日军铁蹄踏碎了招远城的宁静,玲珑金矿迅速沦陷,这不仅仅是一座金矿,更是日军垂涎的“宝藏”,他们叫嚣着“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其贪婪暴露无遗。

招远城仅驻扎一个日军中队和四个伪军中队,而玲珑矿区,这个方圆不到五华里的地方,却屯兵一个装备精良的日军中队和七个伪军中队,其中还包括一个机枪中队。

七座炮楼拔地而起,三层电网和铁蒺藜将矿区围得密不透风,三道岗哨扼守着通往矿区的唯一要道。

附近村民被驱逐,家园被霸占,小蒋家村成了伪军的营地,大园、九曲、台上、欧家夼等村庄也设立了伪军据点,玲珑金矿彻底沦为日军的铁桶江山。

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矿工们每天在暗无天日的矿井中劳作十六七个小时,所得的报酬却少得可怜,连肚子都填不饱。

塌方、炮崩、炮烟,夺走了无数矿工的生命,更多的人则因长期吸入粉尘,患上矽肺病,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六年半的时间,日军从玲珑金矿掠夺了超过十六吨半的黄金,三十八吨多的白银,六千多吨的铜,而矿工们留下的,只有累累白骨和无尽的哀嚎。

面对日军的残酷压榨,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深知,玲珑金矿是支援抗战的重要资源,必须夺回来!

中共胶东区委撤销了采金委员会,成立了玲珑采金局和武装护矿队,并在1942年建立了敌工站和武工队,开展瓦解日伪军的工作,加强武装斗争。

1944年底,中共玲珑金矿工作委员会(简称玲珑工委)成立,统一领导当地的抗日力量,标志着玲珑金矿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玲珑工委采取灵活的策略,秘密串联矿工,进行宣传教育,散发抗日传单,传递情报,发动矿工从敌人手中夺取黄金和军需物资,支援抗战。

在党的领导下,矿工们觉醒了,他们不再是沉默的羔羊,而是英勇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侵略者发起了挑战。

夺金行动惊心动魄,矿工们想尽办法,将金粉藏匿在头发、菜窝窝、棉絮之中,将混汞金偷偷带出矿区。

为了躲避日军的搜查,他们甚至伪装工伤,将炸药绑在腿上,或者借大小便的机会,将炸药绑在石头上沉入粪坑,再由挖粪工挑出矿区。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一批批黄金和军需物资送到了抗日前线。

除了夺金,矿工们还利用对矿区设备的熟悉,开展了巧妙的“麻雀战”,不断破坏日军的生产线,迟滞日军的资源掠夺。

支撑金矿生产的动力心脏——发电厂,成为了矿工们重点攻击的目标。

发电厂工人老王,曾多次配合矿工和武工队制造停电事故,一次,他趁着日军技师不备,偷偷松开了柴油机的连杆螺丝,导致柴油机损坏,整个矿山陷入一片黑暗。

尽管日军严加审讯,却始终找不到证据。

1945年夏天,一个选厂成为了抗日斗争的一个小战场,日本侵略者试图通过派遣特务潜入工厂来监视工人的行动。

工人们早已得到党组织的警示,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不久后,一个可疑人物出现在磨浮工序,这个40多岁的男子虽然穿着破旧,但皮肤白皙,举止谄媚,与普通工人格格不入。

工人们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异常,决定采取行动将其驱逐。

巧妙地利用了日本监工的无知,建议让这个可疑人物去搬运重物,他们知道,一个没有体力劳动经验的特务很难胜任这种工作。

果然,这个人很快就被繁重的体力劳动折磨得筋疲力尽。

工人们进一步施展计谋,一方面假装关心他,另一方面又向日本监工告状说他偷懒。

这个可疑人物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既不能暴露真实身份,又无法应对日本人的责骂和殴打。

经过几天的"折磨",这个疑似特务的人再也没有出现在工厂里,工人们用智慧和团结成功地挫败了日本人的阴谋,保护了自己的安全,也为抗日斗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玲珑金矿的日军却拒不投降,妄图等待国民党接收。

玲珑工委为了保护矿山,防止敌人破坏,召开了矿工积极分子会议,研究护矿措施,并派人做好了台上伪军副连长刘子欣的工作。

21日凌晨,日军企图突围逃跑,却遭遇了武工队预先埋设的“铁西瓜”炸弹的袭击。

在武工队和民兵的阻击下,日军伤亡惨重,最终溃逃。

第二天,逃窜至黄山馆的残余日军再次遭到共产党部队的痛击,最终,残余日军在龙口登上了军舰,仓皇逃窜。

玲珑工委接管金矿当天,附近村民涌入矿区,维持会长蒋万言将井上留下的钥匙交给了工委书记冯桂江,冯桂江高举钥匙,宣布:“同志们,我们胜利啦!”

0 阅读:92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