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男性九价HPV疫苗首针开打 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病毒,主要感染人体表皮和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目前已知的HPV型别超过200种,根据其致癌风险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高危型HPV(如16、18、31、33、35、45、52、58等)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而低危型(如6、11)则多引发良性病变。
HPV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传播包括性行为(无论同性或异性)、母婴传播,以及皮肤与皮肤、皮肤与黏膜的接触。间接传播则通过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实现。病毒通常通过表皮屏障的微小破损进入人体,感染部位可能包括咽喉、口腔、肛门、阴茎等,进而引发癌症、癌前病变或其他疾病。公开数据显示,88%的肛门癌与HPV持续感染直接相关。此外,尖锐湿疣(生殖器疣)是HPV感染的常见表现,约90%的病例与低危型HPV6和HPV11有关。在中国男性中,HPV6、11和16是最常见的感染型别。
然而,当前HPV防治存在显著性别认知差异:女性通过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普及已建立较完善的防治体系,而男性感染长期被忽视。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呼吁推行“男女共防”策略,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男性接种不仅能降低自身患阴茎癌、肛门癌等风险,更能通过减少病毒传播间接保护女性伴侣。9-26岁适龄男性应尽快接种HPV疫苗(推荐9-15岁选择四价,16-26岁选择九价),抓住黄金窗口期。打破性别认知盲区,让疫苗成为守护两性的“健康盾牌”,是构建全民健康防线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