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当中,确实也出现过不少有名的将领,其中,就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常遇春。 只是,这个常遇春,他的命,是好还是坏呢? 要说好,毕竟常遇春属于英年早逝,在小说《英烈传》当中,常遇春去世时,也才四十岁而已。正是因为常遇春的早逝,使得常遇春在朱元璋面前立下的汗马功劳,让朱元璋永远记在心里。而且,也没有遭遇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屠杀有功之臣的血雨腥风。 要说不好,其实也是因为常遇春的英年早逝。毕竟,虽然说,那些曾经和常遇春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可是那些人,毕竟也享受过一段时间的高官厚禄的生活,而常遇春却一天也没有享受过。而且,常遇春还不是战死的,而是在军营当中病了半个月左右而后离世的,对此,在小说《英烈传》第七十一回《常遇春柳河弃世》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遇春将生时老者的诗,与前者五台山张三丰送来诗的事情,重新说了一遍,因说:“‘先于和里贵,后向柳中亡。’我于和州得通圣主,幸而所在成功,受了显爵,今兵至柳川,其亡可知。且病体十分沉重,诸公可为我料理身后之事。”驻在营中,约莫半月,果然病笃,瞑目而逝。时年四十岁。 不过,朱元璋还是有所偏心的,常遇春最终离世之后,朱元璋给了常遇春很高的待遇,并且这种待遇,还惠及常遇春好几代人。 在上面这段描写当中,很清晰的写出了,朱元璋对于常遇春突然去世的态度。 首先,朱元璋是悲痛万分的,毕竟,此时的天下还不是太稳固,常遇春又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名将和猛将。常遇春的突然离去,也让朱元璋感到措手不及,所以,才会悲痛万分。同时,朱元璋这样做,也可以安抚那些同样出生入死的将士们。 其次,不仅追封常遇春很多的官职,就连常遇春上下好几代人,都得到了封赏。首先,是常遇春的三个儿子,都得到了封赏,“长子常茂袭郑国公;次子常荫袭开国公;三子常森袭武德侯”。这在当时,其实是很高的待遇了。其次,就连常遇春已经去世的上三代,也得到了朱元璋的追赠,“追赠祖考三代”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最后,常遇春也算得到了人生当中,应该享有的顶峰待遇,那就是和朱元璋一起,“配享太庙”。也就是说,所谓的“配享太庙”,就是表示,只要朱元璋的子孙还当皇帝,只要明朝的太庙不倒,常遇春永远都和朱元璋一起,享受子孙后代的祭祀。这种规格,对于战死的将领来说,还是第一次出现!
明明以俄军的实力,拿下乌克兰应该是轻而易举的。而久攻不下的真正原因,其实毛主席早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