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愈演愈烈,回顾中美表现,堪称历史性的一周。没想到,美俄闭门会谈6个小时后,俄副外长也发声了,当着世界面对中国喊出一句话,白宫当场懵了。 1、关税战,变成无意义的数字游戏 在看俄说了什么话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当前的中美关税战近况。 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至125%的税率几天后,部分商品的税率再次提升至令人震惊的145%。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而中国也果断出击,将对美输华的商品税率提高到125%,展现出绝不屈服的坚定立场。 其实,到了如今这一地步,美国对华无休止的高额关税已演变成一场数字游戏,毫无实际经济意义,反而可能在历史中成为一场闹剧。 说白了,在高达125%的关税下,美国商品已经很难在中国市场立足,失去最关键的竞争力与市场接受度。 而中方也明确表示,面对美国的霸权行径,妥协退让绝不是解决之道,虽然中方不会再参与美方的“数字游戏”,但我们也绝不怕事,若美方继续实质性侵犯中方利益,中方必将坚决反击,全力捍卫自身权益。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表示,之所以没有对俄征收关税,是因为当前正处于俄乌谈判背景下) 2、为何俄罗斯不在关税名单? 在此期间,有心人士注意到不寻常的一点:在特朗普签署的所谓“对等关税”行政令中,并未提及俄罗斯。 这到底是为什么?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解释称,美方在俄乌谈判进行期间,将不会对俄罗斯征收关税,以免影响和平进程。 然而,这番说辞的背后目的,大家都心中有数——“分而治之”,离间中俄关系,减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知道,特朗普早在大选前就表示,沃顿商学院教授告诫过他,中俄联手对美国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特别是能源合作。在特朗普的理解中,中国需要能源,而俄罗斯恰好有能力提供。因此,他自信可以找到办法来削弱两国的合作。 只可惜,现实并没有按照他的剧本走。 美俄闭门会谈六小时后,特朗普的笑容远没有消失,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就送上沉重一击:他喊话中国,在当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方伙伴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提供多少! 3、特朗普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 俄罗斯此举可谓恰逢其时,向中国送上硬核厚礼,同时也是当着世界面传递出清晰信号:面对来自其他大国的压力时,俄罗斯有能力并愿意在关键资源上与中国展开深度合作。 然而,特朗普似乎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中俄之间的合作并非仅仅停留在能源合作层面,更是基于强大的利益互补和共同的战略安全需求。 首先,中国面临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围堵和经济制裁;而俄罗斯则承受着北约东扩带来的安全压力。美国长期以来对中俄两国的战略打压,事实上将两国推向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意识到单打独斗无法应对来自西方的全方位挑战,从而在对抗外部压力的过程中找到了合作的契机。 其次,中俄之间的合作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在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价值观趋同。双方都支持多极世界秩序的构建,反对单一超级大国主导的国际体系。这种理念上的一致性,使得两国在处理许多国际问题时能够达成共识,并通过合作来共同捍卫其在国际上的利益。 (特朗普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中俄的合作,远不只是经济、能源上的合作) 4、美国难以撼动中俄合作的根基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试图通过孤立、施压等手段来瓦解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其效果注定有限,即使特朗普政府再多筹谋,也难以撼动中俄合作的根基。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除了拉拢俄罗斯,特朗普还积极敦促多个盟友参与所谓的联合舰队行动。这些行动被包装成针对伊朗石油的禁运监管,但实际上其范围已扩展至从中东到印度洋以及马六甲海峡的广阔海域,专门针对“中国油轮”进行检查与扣押。 总之,美国就算知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但中国却一直以其特有的政治智慧和灵活的外交策略,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确保双方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一致行动。 正如那句俗话所说,“篱笆扎得紧,野狗进不来”。而中俄的合作无疑是一道坚固的“篱笆”。 再加上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及强大的内需市场,这使得中美摩擦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致命。
《纽约时报》爆料:白宫各派尚未明确对华立场时,特朗普自己打响了经济战连鲁比奥这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