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学霸会混不好呢?现在有这么多985的研究生在送外卖、

怀揣梦想的可爱球球 2025-04-15 03:03:20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学霸会混不好呢?现在有这么多 985 的研究生在送外卖、跑滴滴,甚至中年失业,你们有没有担心过这种情况?苦学十几年,好不容易进了 985,结果毕业出来工作,月薪才三五千块钱。咱们直播间可是学霸聚集的地方,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结合我这十几年作为学霸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作为学霸,求学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从小学到高中 12 年寒窗苦读,再加上 4 年本科、3 年研究生,甚至可能还得读个博,深耕于某一个领域十几年近 20 年。你让我放弃这么多年的积累,去抓住当下的风口、转换行业,我肯定不乐意,也舍不得啊。 毕竟半生都在读书,安稳幸福的日子过惯了,谁又愿意颠沛流离呢?即便同样是本科毕业生,情况也不太一样。我们那些年学得太辛苦了,披星戴月、披荆斩棘,投入了那么多精力,成本真的很高。社会上很多人之所以能抓住风口赚钱,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有没有可能是被逼的? 就拿第一批做抖音的人来说,大多都是混不下去、没办法了,才投身到这个当时前景不明朗的抖音直播行业,结果慢慢赚了大钱。要是混得好,谁愿意做这个呢? 我当年开始做抖音视频,原因也很简单,赶上疫情三年,线下教培机构停业,我遵纪守法,不让干就不干了。而且那时我已经三十七八岁,有点抑郁症,在学术圈待得有点腻了,是被逼无奈才开始做抖音直播的。这么看来,学渣反而有优势,为什么呢?他们没什么顾虑,折腾的成本小,可以随便尝试。 第二个原因,我们作为学霸,其实有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就是凡事都追求确定性,这和我们当年的学习经历非常相似。很多学霸在做卷子、做题的时候,标准思维是什么呢?先把题看明白了,预知到答案,确定思路是对的,才去动手做题。 所以我们要求先预知结果,才会去写过程、写步骤。等到创业或者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也会有这种行为,思虑过多、行动过慢,非要把事情想周全了,把所有的调查研究、归纳汇总都搞明白了才行动。 可这个时候,风口往往已经过去了,或者自己的热情劲儿也过了,最后就不了了之,干脆不干了,反正当下过得也还不错。从这点来说,学渣同样有优势,他们没那么多心眼,胆子大,直接就冲上去干了,结果恰好赶上了机会。 说到这儿,大家不妨想一想小学奥数或者初中课程的讲题方式,我们到底在教给孩子什么?是教给他们一个套路、一个方法,让他们先知道答案再去做吗?不是,我们应该带着孩子直接去探索,哪怕不知道怎么做,也要勇敢迈出第一步。这种“狼性思维”,这种看似没脑子的“莽夫”做法,其实挺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我那样讲课是有道理的。 第三个原因,我觉得也很关键,就是所谓的学霸,个人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对自己的能力太过自信。以前上学的时候,找老师问个题,找别人帮个忙,但凡自己能解决的,绝对不会去求助外人。这样固然展现了个人能力,但却不利于团队建设。更重要的是,因为万事靠自己不求人,就导致周围的人在我们身边没有什么价值感、存在感,毕竟他们帮不上什么忙。 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一直倡导的理念是什么呢?不会的题可以查小猿搜题,把小猿搜题当作一种资源,把老师当作一种资源,甚至可以谦卑地把父母当作一种资源来利用。这是培养“帅才”的思路,也就是天下资源皆可为我所用。 像我以前就不行,我以前的学生评价我只是个“将才”,“将才”是什么呢?就是单枪匹马、冲锋陷阵,靠一个人闯荡。所以我做完教材之后,跟家长的联系并不深入,只有他们找我帮忙,我很少找他们帮忙,交流非常不对等。 不过话说回来,学霸的成才率、混好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人,远高于学渣和普通学生。虽然我们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学霸的能力确实很强,解决问题、调整适应的能力更是出众。所以进入社会打拼个三五年之后,但凡能抓住一个机会,我们都能混出头。 因此,之前说的什么学霸混不好之类的,其实都是伪命题。我调查过七八个大学同学,都是清华的,除了一个参军、一个从政的之外,其他五六个人年薪百万的一个都没有,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混得不好,只是收入水平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人的成就罢了。

0 阅读:7

猜你喜欢

怀揣梦想的可爱球球

怀揣梦想的可爱球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