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统频率太低,怎么办?
我直接用一个实际的交易系统来举例说明。
假设策略是:K线站上均线 → 回踩不破 → 再次破高时进场,止损设在回踩低点,止盈按 2:1 盈亏比,我拿这个系统做复盘统计,大家看图片一,这是这个系统在1小时级别的复盘数据。
复盘周期:3个月,总共交易次数:9次,平均一周不到1次交易,频率偏低。这就很熬人了,行情再好也要苦等机会,一套系统频率太低,容易让人等到焦躁。
再看图片二,同样的交易系统用在15分钟周期上。同样是3个月,总交易次数:26次。频率明显高多了,平均每周有2次以上的交易,交易机会更密集,执行上更舒服。
那如果换个思路呢?还是1小时级别,不只交易一个品种,而是做3个品种,每个品种平均9次交易,3个合起来就是27次交易,和15分钟一个品种的26次差不多。
要解决交易频率低的问题,其实有两种办法:一个是不改时间周期 ,增加品种数量,比如你原来1小时级别只做黄金,现在加上欧元、英镑、原油等等,这样系统的结构不变,但交易机会就翻倍,甚至翻三倍。
另一个方案就是不换品种,缩小时间周期。比如你原来在1小时图做,现在用15分钟图来看一样的形态,进出更灵活,机会更多。
最后提醒一下:频率不是越高就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关键是适合你的节奏。频率太低容易让人“忍不住”,频率太高容易导致“操作过度”。
最稳妥的做法就是用熟悉的逻辑框架,结合周期和品种调配,找到一个“舒服又有机会”的节奏。
用户10xxx36
频高的操作股票,是极少的,整个市场一个月也没几个龙头。故小白才会不去考虑什么是节奏,至于考虑投资的高频,那是追高者的选择,非是理性投资的人所选。真正利润来自对投资规律和行业的把握,如记住跌的时间段,记住那个行业在那一个月容易有一个波段。可以去百度找范本。作者是一个发布良心文章的。
用户10xxx36
频高的股票,是极少的,整个市场一个月也没几个龙头。故小白才会不去考虑什么是节奏,至于考虑投资的高频,那是追高者的选择,非是理性投资的人所选。真正利润来自对投资规律和行业的把握,如记住跌的时间段,记住那个行业在那一个月容易有一个波段。可以去百度找范本。作者是一个发布良心文章的。
黑芝麻糊
你只能做一个商品?如果不是,那你为何不考虑多个商品的买卖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