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贪污犯”,褚时健为何会被那么多人同情?   褚时健年轻时投身革命,加入了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15 01:12:18

同样是“贪污犯”,褚时健为何会被那么多人同情?   褚时健年轻时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曾担任过盘西区区长。   动荡时期,褚时健被下放到元江红光农场进行劳动改造。他在恶性疟疾的侵袭下,几乎丧命。幸运的是,在一次意外的救助中,他才得以生还。   而在此期间,褚时健的妻子马静芬曾是昆明银行经理的千金小姐。她带着女儿来到元江农场,只能住在简陋的工棚中。尽管生活困苦,马静芬并未离开丈夫。   1965年,褚时健终于摘下了“右派”的帽子,被调任至嘎洒糖厂担任副厂长。   在这里,褚时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让糖厂扭亏为盈,一度实现了盈利40万元。然而,正当褚时健刚有一番作为时,政治风暴再次席卷而来。   厂内两派权力斗争激烈,褚时健尽力保持中立。此后,国家开始鼓励经济改革,他被调至玉溪卷烟厂担任厂长。   此时的玉溪卷烟厂设备老旧、技术落后。然而,褚时健勇敢接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他首先解决了烟厂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改革,使得工厂恢复了生气。   玉溪卷烟厂不仅恢复了生产,还开始迎头赶上外资品牌如“555”和“万宝路”。他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线,并对烟叶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革新。   当时,云南省烟草公司掌握着中层干部的任命权,而褚时健作为厂长没有实权。车间主任和副主任的任命都不由他来决定。   褚时健提出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建议,并通过报告向上级反映了自己的困境。最终,云南省烟草公司同意将中层干部的任命权下放给厂长。   1982年,他毅然决然地贷款261万元,引进了当时世界领先的卷烟机。   就在其他烟厂都被国家的贷款政策吓住时,褚时健却成为云南省内第一个敢于承担风险并投入资金的企业领导。   仅仅一年之后,国家出台了贷款政策并允许企业融资。   这一政策使得玉溪烟厂迅速成长。   此时,国家烟草总局决定将一项引进先进技术的指标分配给贵州。   然而,贵州因为资金问题未能接受此项技术,结果这个机会转而落到了云南省。   褚时健立即决定争取这一宝贵机会。   他带着副厂长前往昆明,成功拿下了这项指标。   褚时健甚至将玉溪烟厂的资产抵押给银行,借贷获得了必要的资金。   引进新设备后,玉溪烟厂的生产能力和香烟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986年,褚时健兼任玉溪烟草公司经理和玉溪地区烟草专卖局局长。   他不仅要管理生产,还要控制供销三个环节。   玉溪烟厂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每一环节都严格把控。   他还邀请了美国专家对烟叶进行评估。   玉溪烟厂的烟叶质量逐年提升,最终在1988年生产出了红塔山品牌香烟。   进入90年代后,褚时健进一步加大了对先进设备的引进。   这一时期,玉溪烟厂的设备甚至超越了全国排名第一的上海卷烟厂。   此时,褚时健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   90年代中期,玉溪烟厂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巨头,年创利税高达200亿元。   红塔山品牌的无形资产被评估为332亿元。   他不仅获得了众多荣誉,还是多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   许多人为了得到他手中的“批条”,甘愿低声下气,在他出行时,成群的豪车紧随其后。   在云南,各省领导争相接见褚时健,而他的女儿出行时,也总会有众多的豪车抢着接机。   然而,1995年,褚时健的家族卷入了“投机倒把罪”的案件,褚时健的妻子、女儿以及其他亲属相继被捕。   褚时健依然坚信自己与案件无关。   在得知女儿自杀的消息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1996年,褚时健最终因贪污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逮捕。   经过审判,他被控私分公款355.1061万美元,而他自己获取的部分为174万美元。   北京的两会期间,超过十位来自学术界和商界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联合发声,要求给予褚时健宽大处理。   褚时健在担任红塔集团厂长期间,成功推动企业发展,创造了800亿元的税收,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   他的案件经过了四年的调查,最终云南省高级法院作出了无期徒刑的判决。   2001年,他的刑期被减为17年。   虽然褚时健此时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但他反而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状态。   监狱方面将他安排在图书室工作,甚至有专门的人为他做饭。   2002年,褚时健虽然已经75岁,但决定再次尝试创业。   这次,他选择了种植橙子。   毕竟,种植橙子的周期极长,从栽种到挂果至少需要六年时间。   他像经营企业一样细致地规划和执行。   2003年,著名商界人物王石第一次访问褚时健,彼时褚时健正在为一笔几十元的小账单与人争论。   褚时健的“褚橙”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参考文献:[1]邓伟升.驾驭跨行业管理挑战的专业主义方法论——褚时健管理实践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24,21(11):1581-1592      

0 阅读:0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