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朝鲜战争中,究竟是谁输谁赢?基辛格曾表达过一个观点,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个输家,其中一个国家比老美输得还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要搞懂基辛格为啥这么说,先得聊聊他是谁。亨利·基辛格,美国外交史上绕不过的人物,从二战逃难的犹太少年,到哈佛学者,再到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他看问题的角度从来都是冷冰冰的现实主义——只谈国家利益,不掺杂感情。他评价朝鲜战争,不是看谁死了多少人,而是看谁在国际博弈中占了上风,谁又摔了大跟头。 朝鲜战争,1950年6月打响,起因是朝鲜半岛南北内斗,但背后是冷战大戏。北朝鲜南侵,美国带着联合国军杀进来,中国一看家门口不安全,1950年10月派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双方打了三年,最后在三八线附近签了停战协定。表面上看,谁也没吃掉谁,可基辛格却说,中国赢了,美国和苏联都输了,尤其是苏联输得最惨。咱得一步步拆开来看。 中国为啥是赢家?1950年的中国,刚从内战里爬出来,穷得叮当响,军队装备也跟美军差了好几条街。可志愿军硬是靠着意志力和人海战术,在长津湖、上甘岭这些硬仗里,把美国领头的联合国军挡在了三八线以北。这仗打完,世界都知道了,中国不是好惹的。 更关键的是,中国通过这场战争保住了安全。战前,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麦克阿瑟还叫嚣要打到中国东北。中国参战后,直接把美国的野心摁了回去,告诉全世界:谁敢动我家门口,我拼了命也要干到底。这不仅护住了国土,还给后来的发展争取了喘息空间。 还有个大收获——苏联的援助。战争期间,苏联送来了飞机、大炮和工业设备,中国东北的工业基础就是那时候搭起来的。战后,中国经济慢慢回血,国际地位也蹭蹭上涨。从一个被列强踩在脚底的国家,变成了能跟美苏叫板的大国,这不就是赢了吗?虽然牺牲不小,但长远看,中国赚大了。 美国这边呢?乍一看是输了。战争打了三年,花了好几百亿美金,死伤好几万人,最后也没能统一朝鲜半岛。国内老百姓也烦了,反战声音一大片。尤其长津湖那场仗,美军被志愿军打得灰头土脸,超级大国的光环有点掉漆。 但真要细算,美国也没全输。战争一开始,美国反应快,带着联合国军保住了南朝鲜,挡住了共产主义往南跑,这符合他们的冷战战略。战后,美国在日本和韩国扎下了军事基地,搞了个“岛链”把中国和苏联围住。虽说没打赢,可亚洲的地盘算是稳住了。所以美国是输了面子,但战略上还有点里子。 苏联这边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战争开打前,苏联怂恿北朝鲜南侵,给武器给顾问,可真打起来,苏联却缩在后面,让中国当主力。这种“隔岸观火”的想法听着聪明,可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一,中国打得太猛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让苏联傻了眼。战后,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地位飙升,连苏联老大哥的位子都开始晃了。后来中苏关系闹掰,1960年代彻底翻脸,苏联在亚洲的控制力大不如前。 第二,北朝鲜也没完全听苏联的。战后,金日成搞起了独立自主,苏联想遥控半岛的算盘落了空。比起东欧那些听话的小弟,北朝鲜明显不服管。 第三,美国借着战争在日本和韩国驻了军,直接威胁到苏联远东的安全。苏联得花更多钱跟美国对着干,经济压力大了不少。表面上苏联没流血,可实际上,它在亚洲的影响力缩水,战略上被动了。这就是基辛格说的,苏联比美国输得还惨。 战后一看,中国从一个破落户变成了亚洲新贵,国际舞台上有了话语权。美国虽然没称心如意,但还是冷战老大,亚洲的地盘也没丢。苏联呢?表面风光,实际里外不是人,中国不服它,美国盯着它,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基辛格看的就是这个长远账:中国借战争翻了身,美国守住了底线,苏联却在暗中掉了队。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朝鲜战争中,究竟是谁输
诗意生活雅韵浓
2025-04-14 23:07:48
0
阅读: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