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其实也提过,我发现今天还有人拿极越来跟哪吒比。
其实比是可以的,但这两家也确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
哪吒现在最大的困局在于「巨大的保有量」和「网约车高占比」这两个buff的叠加。
『保有量高』意味着售后压力大,品牌重组、并购、收购都无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网约车占比高』意味着在线下场景,品牌的知名度已经非常高,基本上打过网约车的都知道哪吒这个品牌。
而电动化时代,用户对于汽车品牌的信任危机会比燃油车时代高一个维度。
只要倒闭风波的负面标签甩不掉,任何动作的效果都会非常有限,因为主体不变,不论换赛道还是重起品牌,哪吒的标签就会被无限翻出。只要被提及,想再建信任体系就很难了。
极越的体量相对小,背后的主体又是两家,百度又属于跨行业入局乘用车领域,可操作的空间比哪吒要大很多。所以极越还有极越的救法,不论成功与否,还有可尝试的必要。但就目前的哪吒来看,现在越来越像一道「无解题」。
哪吒汽车被执行金额超1.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