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债子还,有没有法律依据? 不可否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报道,说上一辈人欠钱,

运良说是非 2025-04-14 17:42:03

父债子还,有没有法律依据? 不可否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报道,说上一辈人欠钱,下一辈人通过努力把账还清,赢得了大众的点赞。这种高尚的道德确实值得鼓励和宣传。 毕竟道德不是法律,道德所倡导的精神是自治,而法律不能强人所难,子女主动代为清偿父母债务的行为,体现了子女自身的良好家教和善良风俗。 而那些不偿还的子女,有些也被起诉到了法庭,就一定要偿还吗? 比如林某贷款购车后去世,其亲属小林继承遗产但未主动偿还4万元尾款,银行无奈将小林起诉到法院。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继承人仅在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也就是父母的债务清偿责任。若遗产不足以覆盖债务,超出部分无需以个人财产偿还,除非继承人自愿承担。 从法理上看,遗产本质上是逝者的财产,既然逝者欠账,那么遗产就先不要进行分配,所有的能继承的人就暂停继承,等把账还清了再进行继承程序。即使有人继承了,也要在遗产范围内按照比例承担债务。 上例是一个继承人的情况,小林继承的财产超过4万元,其必须把4万元吐出来给银行。 多个继承人也是如此,若遗产总价值为100万元,债务为80万元,继承人A和B分别继承60%和40%的遗产,则A需承担48万元债务,B承担32万元,这就是按照比例承担债务。 可以看出,没有所谓的父债子还的法律依据,所谓的父债应当是父还,其含义是,子如果拿了父的遗产,那么子需要吐出来还,其背后的原理可以总结为遗产要“先还债再继承”。 如果根本没有任何遗产,就存在继承的问题,自然就没有偿还的问题。 同时,假如子女放弃了继承财产,他就完全没有偿还父母债务的责任。这就是放弃即免责!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 问题的关键是:放弃继承,是真的吗?如果是已经进行了大额资金的继承,而以放弃小物品的继承来蒙混过关呢? 这就需要法院查明遗产,加大财产线索的核查,防止有人恶意转移遗产。一旦查明实际已经实际占有遗产,那么就可以视为接受继承,要么退出占有,否则不能免除偿还责任。 其实,对于登记的不动产是可查的,对于动产或者现金,这是很难查清的,是一个司法难题。 要不要和父母一起住?两代人生活习惯不同,认知也有所不同,住在一起很有很多矛盾。 子在成年后就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个体要以自己的独立的人格来承担所有的法律责任,欠债还钱作为最常见的民事责任,当然是各自分离,独自承担。

0 阅读:9
运良说是非

运良说是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