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和我唱反调?那你就别干了!美驻格陵兰基地指挥官被解职, 仅仅因为给基地员工发了封邮件,强调 “基地悬挂丹麦和格陵兰旗帜是对多国工作人员的尊重”,就被五角大楼以 “颠覆特朗普议程” 为由撤职。这事看似只是军队内部的管理问题,实则揭开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遮羞布。 万斯 3 月 28 日访问格陵兰岛时,公开批评丹麦对格陵兰的 “安全投资不足”,暗示格陵兰应该脱离丹麦投入美国怀抱。这种言论不仅激怒了丹麦政府,也让长期在格陵兰驻军的美军陷入尴尬。 这种将个人政治立场凌驾于军事专业之上的做法,让人想起特朗普 2024 年连任后掀起的 “清洗风暴”—— 迈耶斯已经是第 10 位被解职的高级军官。这不禁让人怀疑:现在的美国军队,到底是国家机器,还是总统的私人卫队? 特朗普政府对格陵兰岛的执念堪称 “魔怔”。从 2019 年首次提出购岛计划,到 2025 年威胁动用武力,美国的胃口越来越大。 这种疯狂背后,是北极地区战略价值的飙升:随着冰层融化,北极航道可能成为连接欧亚的 “黄金水道”,而格陵兰岛 150 万吨稀土储量和 175 亿桶石油资源,更是大国必争之地。 但美国的吃相实在太难看。副总统万斯在访问中赤裸裸地宣称 “格陵兰在美国保护伞下会更好”,这种殖民时代的口吻,连北约盟友都看不下去。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直言 “这不是对亲密盟友讲话的方式”,而法国外长巴罗更是警告美国 “不要威胁欧盟主权”。 更尴尬的是,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埃格德公开表示 “我们既不想当丹麦人,也不想当美国人”,这种民意反弹让美国的 “新边疆” 计划成了国际笑话。 美国在格陵兰岛的胡作非为,正在动摇跨大西洋同盟的根基。欧洲国家清楚,一旦美国吞并格陵兰岛,北约体系将沦为 “新帝国主义” 工具,欧洲国家可能从盟友变成 “卫星国”。这种担忧已经转化为实际行动:丹麦联合挪威、芬兰等国组建 “北欧联合空军”,计划到 2030 年部署 250 架先进战机制衡美国。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单边主义正在透支自身战略资源。为了在北极与俄罗斯竞争,美国不仅要升级雷达系统、部署天基预警设备,还要与盟友合作开发卫星网络。这些烧钱的项目,加上同时在中东、亚太的军事存在,让美国财政不堪重负。而迈耶斯被解职事件,不过是这种战略焦虑的缩影 —— 为了维持 “美国优先” 的虚假繁荣,华盛顿正在用政治正确绑架国家利益。 迈耶斯事件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在美国,任何试图维护国际规则、尊重盟友主权的行为,都会被视为 “政治不正确”。这种病态的政治生态,让美国从 “自由世界灯塔” 变成了 “国际规则破坏者”。
所有人都是幕强的,外国人看到我们硬刚美国,而且是唯一的一个硬刚美国的国家,在人家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