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记》记载建武元年(1334)京都鸭川河畔的二条河原写着这样的落书(涂鸦):田乐当世流行,茶香十炷的寄合,在京都与在镰仓一样流行。……
“茶香十炷的寄合”,大约是识别十种茶与香种类的“斗茶”“斗香”的比赛(寄合よりあい)。
香木(基于五行说)有辛、甘、酸、咸、苦五种风味;(根据产地、品质等)可以分为六种:罗国、真南蛮、真南伽(まなか)、寸闻多罗(すもとら)、佐曾罗、伽罗(きゃら),即沉香的“六国五味”的分类。参内藤湖南《香の木所について》(《日本文化研究》卷下,讲谈社1967)。
当时日本社会风潮,追求奢侈放逸、旁若无人的“バサラ”(婆娑罗)之风盛行,婆娑罗一语源于Vajra(金刚杵,金刚石、落雷),本来指打破一切烦恼的(智慧)利器,演变为藐视一切身份和即成秩序、追逐奢侈享乐的颓废风习。
北朝足利尊氏为取缔“婆娑罗”,制定的《建武式目》第一条“节俭”就指责追逐“婆娑罗”(无节制的奢侈)是风狂,紊乱风纪。但室町政权的创建者之一、与尊氏、义诠、义满三代将军都有关系的佐佐木导誉(道誉)就是“婆娑罗”的代表人物,佐佐木生于近江国京极佐佐木家,先欲仕镰仓的北条高时,后来参加后醍醐天皇的反幕追随足利尊氏,在乱世中保全了京极家。佐佐木道誉即使在战败准备弃城逃亡时,依然为即将攻来的敌军准备款待的宴食。类似这样的魏晋风度的奇行怪事,记载在《太平记》里。